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负大明不负卿

第596章 知遇之恩 前来祭拜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2104 2024-05-30 14:29

  戚继光挟着怨气一路南下。

   他年纪比张居正要小三岁,看上去却比张居正在世时显得苍老。

   途中他尚未得知万历皇帝要查抄张居正的家,毕竟不像现代,即便相隔千万里也只需一个电话就能搞定。

   但万历皇帝谕旨剥夺张居正生前所钦赐的一切是传到了他的耳中。

   这使得他的怨气再添几分。

   本来他就一双鹰隼样的眼睛,以及鼻翼下两道绕口的刀刻般的发令,往外透着一股英武刚猛之气,一看就是一个统驭千军万马的英雄人物。

   这下他的表情特征更加明显了。

   一路上他只想着与张居正的好,准确地说是得到张居正的赏识与重用,就像千里马与伯乐。

   想着张居正自隆庆元年入阁后,便一直分管军事,有两年时间还兼职兵部尚书。正是由于张居正的力荐,他才得以升任总兵,从浙江调任蓟辽,担任拱卫京师的重任。

   待张居正荣登首辅之后,又给予他更大的权力:一是游说万历皇帝撤回了历来由太监担任的监军,二是允许他从浙江招募新兵。

   要知道这两点都是违背祖制的。

   监军代表皇帝行军事控驭之权,而自洪武皇帝就实行的军籍世袭制度,也就是主兵制度,更是不可更易。

   然而主兵纪律涣散,毫无战斗力可言。张居正便支持他招募新兵,实乃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创新之举。

   正是因为张居正的大胆革新和对他的信任,才使得他在蓟镇总兵的位置上即无监军掣肘,又有新训成的浙江客兵锐旅。因此,自古北口至山海关的长城一线,在他手里固若金汤。

   这样,令朝廷头痛的俺答与鞑靼等塞外游牧部队的骠骑,多少年来都不敢犯边,看见他都犯怵。

   世人都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与张居正这种惺惺相惜互相敬慕的情怀,使得两人的关系与平常的交往自是非同一般。

   如今张居正无缘无故地遭到万历皇帝的清算,势头竟如此猛烈,这让他的心不知有多痛!

   荆州城他是一定要去的。

   一来要祭拜他这位伯乐,也是他的至交好友;二来也为了冯保的信,让他无论如何都要见朱翊镠一面。

   他知道他这位死去的伯乐与冯保的关系密切,冯保的话他会听的。

   只是,他寻思着,如今张居正遭到万历皇帝全面清算,倘若明目张胆地去荆州城祭拜,恐怕会节外生枝。

   他倒不是怕。

   而是觉得,与张居正的情感贵乎知心,又何必让世人看着盯着?

   与老友安静地“阴阳对话”而不被人打扰,岂不更合心意?

   于是乎,戚继光决定刻意修饰自己一番,然后秘密前往。

   ……

   薄暮时分。

   只见一乘两人抬的青色油绢小轿从荆州城外的江津口码头抬了出来。

   江津口码头一向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处处透着勃勃生机。

   然而坐在轿子里头的戚继光并没有从这勃勃生机的氛围中受到感染。

   相反,他仿佛感觉到有千百条毒蛇钻进了他的心,让他难受得要死。

   轿子抬到一个岔路口,一直朝前走便是荆州城了,而向右拐则是一条满是泥泞的羊肠小道。

   轿夫放慢脚步,打头的轿夫试探地问道:“先生,天色已晚,您不想先进荆州城去看看吗?”

   “不了。”戚继光回答得十分干脆。

   “这时候去张居正的墓地……那里上不巴村,下不巴店,很是荒凉。”

   轿夫故意说得恐怖些,无论做什么生意当然都希望去人多的地方,这样有可能接到或叫捡到下一个顾客。

   倘若去了荒郊野岭,便意味着回来时肯定白走一趟。

   另一名轿夫又补充道:“而且张居正这时候正遭皇帝爷的清算……”

   “咳咳咳。”

   另一名轿夫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打头那名轿夫咳嗽声打断了。

   或许觉得这种话不能乱说。

   坐在轿子里的戚继光也不多言,只轻轻地道:“这不关你们的事,走吧。”

   轿夫便不再搭话了,将轿子抬上那条曲折的便道。

   后头的那名轿夫,一边小心地躲过脚下稀烂的泥浆,一边犹自咕哝道:“都已经这么晚了,还要去墓地作甚?这人也真不怕犯忌。”

   戚继光只当没听见。

   ……

   乘坐的小轿终于摇摇晃晃地到了。

   这时天色差不多黑尽,归鸟的羽翼已模糊看不清。

   轿夫履行完自己的职责便匆匆辞别而去,都没有多说一句话,好像生怕与张居正扯上关系。

   此时周遭一片冷寂。

   戚继光站在墓碑前默哀,心头百感交集,眼睛情不自禁的湿润了。

   他的声音有几分颤抖,说道:“太岳兄,元敬来看你了。来得匆忙,连一壶酒都没给你捎来。”

   又联想到近来朝局的变化,戚继光更是悲从心来:“太岳兄这一走,世态全变了呀,慈圣皇太后娘娘变了,皇帝也变了,跟随你披荆斩棘的大臣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