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现在被万历皇帝揪住,而且还有不放手之意……
瞧万历皇帝的气势,冯保勾着头连辩驳的勇气都没有。
关键万历皇帝说得对呀!当时冯邦宁就是蔑视上级、揣摩圣意。
梁梦龙当场就傻眼了。
眼下被万历皇帝召来质问,他担心万历皇帝会将此事扩大化。
本来申时行的处罚正合他意,不重但也不轻,对冯保也能交代。
可现在被万历皇帝召来,又追加了两条大罪,那仅仅“午门罚跪”恐怕不能平息万历皇帝心中的怒与恨。
所以,梁梦龙才感觉被万历皇帝“利用”了,利用他来打击冯保。
还让他与冯保都找不到理由反驳。
因为事实本就如此。
硬要找理由辩护的话,恐怕只能找到一个:冯邦宁当时喝多了,神志不清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但如果在场看到当时情境的话,这个理由似乎也不成立。
因为冯邦宁当时可认得梁梦龙,还知道人家是天官吏部尚书。
根本没有醉得神志不清。
相反,从冯邦宁与梁梦龙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其实挺有逻辑的——
你是天官,好,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咱井水不犯河水。不要仗着你是天官就盛气凌人。你是天官没错,可你是张居正的心腹,不要得意,因为万历皇帝越来越不喜欢张居正的心腹,而喜欢张居正曾弃用、讨厌的人。
这是冯邦宁的逻辑。
没毛病。
在原本的历史上,梁梦龙这个吏部尚书确实做了才不到半年,就被万历皇帝撤掉了,让严清取而代之。
梁梦龙活像一个过渡产品,决定起用他接替王国光,也是为了缓和当时紧张的局势。
严清素来不攀附任何人,包括张居正,因为开籍王国光时,万历皇帝反张居正的意图还不明显,也没有足够的底气表明坚决的立场,所以才起用梁梦龙做一个过渡。
所以说冯邦宁是有逻辑的,并非天花乱坠无根无据。
只是这种话没人敢说出来而已。
冯邦宁没有喝酒肯定也不敢,了不起私底下与人闲侃两句。
……
见冯保、梁梦龙都不敢吱声,万历皇帝仗着自己分析得有理,更是有一种沾沾自喜的感觉。
“大伴,除了不避轿,你的侄子妄自揣摩圣意,又蔑视上级,这两项大罪朕没有说错吧?”
冯保极力保持镇定,嗫嚅着说道:“没,没有。那畜生就该让他吃些苦头,不然不知道长进。”
“午门前罚跪三天算不算苦呢?”万历皇帝看似风轻云淡地问道。
“……”冯保已是一身冷汗,杵在那儿不知道如何回答。
“梁尚书,你说算不算呢?”万历皇帝又将目光投向梁梦龙。
“……”梁梦龙如坐针毡,也不知怎么回答,只好望向冯保。
“大伴,依朕看,就革了你侄子的职吧!”万历皇帝慢悠悠地道。
“请万岁爷宽容!”冯保大骇。
“怎么?大伴还想求情?”万历皇帝忽然脸色一沉,斥道,“你是他伯父,平常疏于管教,还敢为他求情?你若不是他伯父,他敢如此嚣张吗?倘若你不是他伯父,朕得要廷杖他一百,然后将其流徙三千里之外。”
梁梦龙一颗心跳得厉害:“……”
冯保诚惶诚恐:“……”
“陈炬。”万历皇帝喊了一声。
“奴婢在。”
“你去午门,将冯邦宁叫来,让他不必午门罚跪了,朕要亲口问他,将他革职到底服不服?”
“奴婢遵旨。”陈炬忙应声而去。
此时此刻,面对如此强势的万历皇帝,冯保知道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也只能祈祷侄子自求多福。
反正他已尽全力。
找申时行本来就是想从轻发落,没想到仍然无法避免。
这也不能怪别人,怪只怪那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侄子。
一会儿陈炬将冯邦宁带来了。
冯邦宁还非常纳闷儿,刚才不是已经惩罚过了吗?陈炬在途中也没有告诉他万历皇帝要革职。
见万历皇帝、梁梦龙和自己伯父都在,尤其见伯父恨不得跳起来杀他的神情,冯邦宁感觉不妙。
“你便是冯邦宁?”
“微臣正是。”
“冲撞吏部尚书的轿子,你犯了三条大罪。”万历皇帝也不墨迹,开门见山地说道,“第一,避轿是本朝礼法,你这官怎么当的?第二,不避轿也就算了,竟还敢与吏部尚书辩论争执,蔑视上级该当何罪?第三,朕对你说过喜欢张先生曾经讨厌、弃用的人,而讨厌张先生生前喜欢、重用的人吗?你妄自揣摩圣意好大的胆子!”
问最后一问时,万历皇帝指着冯邦宁已勃然大怒。
冯邦宁身子如筛糠一般,当即跪倒在地,苦苦哀求道:“微臣知错!微臣知错啊!请陛下从轻发落!”
“哼,若不是看在你伯父的面上,朕绝对要廷杖你一百,然后将你流徙三千里之外,以儆效尤。”
“请陛下饶恕微臣吧!”冯邦宁吓得连连磕头哀求道,“陛下,微臣以后再也不敢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