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末有武名吕布

第二百六十章 修学授官

汉末有武名吕布 祁霜 1981 2024-05-30 14:29

  便是在吕布推行好汉胡一家的政策时,此时的曹操也在大力革新治下。他以天子名义,诏曰:“自丧乱以来,学校多废,后生不见仁义礼让之风。令郡国各修方学,县满五百户,即置校官,选乡中俊才教学。”

   此政策一出,不论是儒家还是寒门,都大喜。

   很显然,在许昌门学已经开始容纳百家的情况下,儒家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而曹操这一首修学授官,和吕布的开科取士不约而同。但有一点不一样的是,这一封诏书主要是倡导仁义礼让之风,很显然,这是奔着儒家去的。

   如今的儒家依旧是百家当中的巨无霸,虽说有些臃肿,但不见得迂腐。当然,曹操这么做也有这么做的理由,让各处郡国修学,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目前来说能够拿的出这么多的师资,恐怕也就只有儒家了。

   与吕布接手一地,世家基本被打残了的情况不同,曹操治下的世家并未因为多年的动乱而伤筋动骨,相反,因为治下百姓流离,他们反而接纳更多的流民,侵占更多的土地。以至于现在的世家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就连曹操也不得不痛下决心,决定扶持寒门百姓与之抗衡。

   当然,曹操治下的情况其实还算好的,南方的荆楚世家,是真的能把私兵当成精锐用的,那是真正的国中之国了。

   而有充分的师资储备开启民智,同时也有着有教无类想法的,恐怕也就只有儒家能够做到了。当然,所谓有收获就要有付出,曹操的代价是强行扶持稳固儒家的霸主地位,从而连带着许昌门学的百家学生,都散了不少。

   当然,曹操对这些是不在意的,在建安七年一年来,诸子百家来许都的弟子不少,有用的基本都被曹操挖墙脚挖走了。包括公输家、墨家等几个优秀的弟子,不但改良了军械,还给整个兖州、青州的土地做好规划,准备屯田。

   曹操发号施令之后,整个青州、徐州、兖州和豫州都已经开始滚动了起来,不知不觉中,他也是占据四州之地的大佬了,整个天下不服曹操的人或许很多,但是忽略曹操的话,基本没有。

   他的每一句话,都会给不少人带来动荡,所谓煌煌天威,也不过如此。

   却是说豫州颍川内,有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见到所修的郡学,不由诧异问同行的同伴:“颍川人杰地灵,实名无虚。”

   同伴笑道:“此乃曹司空所设,推行学风,开民智,教万民。”

   那书生闻言大为惊讶,却是见郡学旁有卫兵,言:“里有大儒传课,学者需要备好礼品,学有所成可以授官。”

   书生听到那卫兵言,却是活生生止住步伐,同伴疑惑,问:“士元,怎么不去看看?”

   他说:“不用了,若所学皆为官,那么所谓开启民智不过是笑话。”

   千万不要小觑世家的能力,曹操有把握修学授官,但治学还是需要靠地方来。可地方曲解政策指令的事情不少了,世家绝对会把这一次变成有利于自己的局面。

   那同伴闻言,挠了挠头,很快想到这一层:“士元之意,此政策无法推行。”

   “若单纯修学还可,若授官自然不能推行。”

   却说这两人是从荆州南阳而来,一个名庞统,一个名顾邵。顾邵乃是顾雍之长子,庞统是庞德公之侄子,所以两人有所结交,结伴游学。这才出了荆州,便离最近的豫州而去。听闻颍川士子是天下最聪明的一批人,便来了。

   顾雍此时已经在东吴任职,顾邵游历四方只是为了回东吴而做准备。庞统却是想要找明主,更想要看看四方诸侯治下的模样。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总之,现在的庞统已经做好了出仕的准备。

   然后,他看到了所谓的修学授官,不由摇了摇头。

   在天下有识之士眼中,不论是开科取士,还是修学授官,至少在这五十年间都是世家才能玩得起的东西。尽管明面上天下所有人都有相同的入场券,但不论是传承教育,还是识字率,基本上都比不过世家。

   吕布治下尚且还有学院进行教学,目前已经推广三年义务教育,只是在没有适合的教育书籍情况下,这三年下来也只是能保证受教育的人识字。纵然不否认有天赋异禀之人出现,但在庞大的基数面前,基本翻不起什么浪花。

   百姓的衣食尚且需要忧虑,更进一步的学习又怎么会去投入。自然是取寒门来压世家,只是,相比于世家的家传,教育模式和资源倾斜,寒门又怎么比得过。不过好在明面上,吕布和曹操都给了寒门晋升的机会。

   只是相比于开科取士,修学授官的弊端更大。庞统特意去打听,便找到几个商贾之家的人被郡学拒之门外,声称不符合要求……

   顾邵眨了眨眼,他毕竟是江东顾家的嫡子,一开始还觉得修学授官的政策还是不错,后来想想,最终还不是世家的入场券。嗯,他觉得这个可以回去给父亲说一声,既赢得了名声,又兼顾了世家的利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