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八年,刘备已经得益州四年。
却是说孙权听闻曹操再次西伐吕布,便是有意西取荆州。前几年来,他一直要得荆州,总是被各种因素而放弃,这一次,他觉得应该不会走背运。
他召集文武,开始说关于荆州一事。只道是张昭献计说:“刘备所倚仗者,诸葛亮耳。其兄诸葛瑾今仕于吴,何不将瑾老小执下,使瑾入川告其弟,令劝刘备交割荆州:‘如其不还,必累及我老小。’亮念同胞之情,必然应允。”
孙权微微一愣,说:“诸葛瑾乃诚实君子,安忍拘其老小?”
张昭道:“明教知是计策,自然放心。”
孙权明悟,表面上将诸葛瑾一家老小监禁,然后让诸葛瑾去成都,俱言此事。
只道是诸葛瑾被分配任务后,哭笑不得。他如何不知道孙权所想,但是这点伎俩,怎么会难得住诸葛亮。
便不用说诸葛亮,恐怕合格的谋士都难不住吧。
只能说,张昭实在不靠谱,而孙权则是想荆州想疯了。
诸葛瑾一路到了成都,派人告知刘备。刘备问诸葛亮,道:“令兄此来为何?”
诸葛亮笑了笑,说:“来索荆州耳。”
刘备闻言,也不管了,一切交给诸葛亮处理。毕竟他对这种情况,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
只道是诸葛亮出城迎诸葛瑾,将其直接带入馆舍之中。诸葛瑾心中无奈,但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只能对诸葛亮叹道:“吾一家老小休矣!”
诸葛亮道:“莫非为不还荆州乎?因弟之故,执下兄长老小,弟心何安?兄休忧虑,弟自有计还荆州便了。”
这和他想的不对啊?诸葛瑾不由看向诸葛亮。却是说诸葛亮拉着他一起见刘备。
只道是刘备见诸葛瑾,不由道:“孙权既以妹嫁我,却乘我不在荆州,竟将妹子潜地取去,情理难容!我正要大起川兵,杀下江南,报我之恨,却还想来索荆州乎!”
诸葛亮是个演戏高手,当即哭拜道:“吴侯执下亮兄长老小,倘若不还,吾兄将全家被戮。兄死,亮岂能独生?望主公看亮之面,将荆州还了东吴,全亮兄弟之情!”
刘备再三不肯,诸葛亮只是哭求,让诸葛瑾尴尬癌都犯了。
要知道,他就没有打算这件事能成。
却是听刘备幽幽开口:“既如此,看军师面,分荆州一半还之: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与他。”
诸葛亮说:“既蒙见允,便可写书与云长令交割三郡。”
诸葛瑾一听,只觉得这里面肯定有算计。
只听刘备道:“子瑜到彼,须用善言求吾弟。吾弟性如烈火,吾尚惧之。切宜仔细。”
话都说到这里了,刘备此举也算是厚道了,诸葛瑾还能如何呢。
他只能拜别刘备,告别诸葛亮,离开成都,直接去荆州。关羽将他请入中堂。只道是诸葛瑾亮出刘备的书信,说:“皇叔许先以三郡还东吴,望将军即日交割,令瑾好回见吾主。”
关羽忽然变色,道:“吾与吾兄桃园结义,誓共匡扶汉室。荆州本大汉疆土,岂得妄以尺寸与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吾兄有书来,我却只不还。”
这才是原来的剧本嘛,诸葛瑾不知有多少槽要吐出来。
然而他还是不得不演下去,一张脸笑的比哭的还难看:“今吴侯执下瑾老小,若不得荆州,必将被诛。望将军怜之!”
关羽道:“此是吴侯谲计,如何瞒得我过!”
他说:“不看军师面上,教你回不得东吴!”
诸葛瑾的心中只想杀人,一心想骂死张昭。
瞧瞧人家出的什么馊主意。
然而他能怎么办呢,回去见刘备吧,刘备想必又有借口,把这件事赖在关羽上面。还是直接回江东吧。
他回去见孙权,将此事告知。
孙权说道:“既刘备有先还三郡之言,便可差官前去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赴任,且看如何。”
诸葛瑾扯了扯嘴角,他不觉得赴任的官员会有好下场。
但面对孙权,他只能说一句:“主公所言极善。”
果然,去三郡赴任的官员都被关羽赶回来了。甚至关羽放言,再派人来,就直接拿刀砍了。
孙权大怒,直接让人请鲁肃来,道:“子敬昔为刘备作保,借吾荆州;今刘备已得西川,不肯归还,子敬岂得坐视?”
鲁肃心中也有无数话想要说。
那是他借的吗,荆州分明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
他说:“肃已思得一计,正欲告主公。”
“何计?”
“今屯兵于陆口,使人请关云长赴会。若云长肯来,以善言说之;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彼不肯来,随即进兵,与决胜负,夺取荆州便了。”
简单粗暴,孙权很喜欢。他当即让鲁肃行此计策。鲁肃告别孙权,召集吕蒙和甘宁商议,设宴在陆口寨外的临江亭上,修书一封,选人为使,乘船渡过长江去见关羽。使者俱说鲁肃相邀之意,送上书信。关羽看了,道:“既子敬相请,我明日便来赴宴。汝可先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