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后手

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事件

后手 可大可小 2123 2024-05-30 14:29

  唯一令路承周欣慰的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了。

   看到海沽民先队、学联、女同学会,及各样学生,热烈庆祝内战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但是,从军统的态度来看,路承周清楚的意识到,国共之间的合作,只是表面文章。

   就算国共合作,共产党依然是党国最大的敌人。

   不得不说,这很悲哀。

   路承周无力改变这些事,他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英租界收集到的情报,路承周通过筛选后,会转交给川崎弘。

   而日本方面的情报,路承周会及时向军统和地下党汇报。

   “李先生,二十六号路沿街3号的人,最近都搬走了?”路承周见到李向学的时候,突然问到。

   他最终没有调换二十六号路的巡长,有的时候,太刻意,反而会让人觉得怀疑。

   “是的,党中央在延安,召开白区党的代表会议,讨论抗日重大问题,海沽市委的几名同志,已经赶赴延安。新的市委机关,会另设新址。”李向学缓缓的说。

   原本,他想过两天才与路承周说起。

   没想到,路承周已经注意到了这件事。

   显然,市委机关的安全,时刻挂在路承周心上。

   “那就好。”路承周怔了怔,并没有再追问。

   市委没有在原址办公,肯定是有原因的。

   搬出自己的辖区,也一定事出有因。

   “市委机关在二十六号路的这段时间,你暗中保护了市委安全,上级对你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李向学微笑着说。

   “这么说,我的任务算是告一段落了?”路承周问。

   “你圆满完成了任务。”李向学说。

   他没有解释,为何新的市委机关,没有再安排在路承周的辖区。

   幸好,路承周也没有问。

   毕竟,这又涉及到一个敏感问题,路承周对党的忠诚问题。

   自从发展路承周入党,李向学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路承周的忠诚。

   但是,新来的同志,不愿意将机关放到路承周的辖区,他也没有办法。

   其实,就算路承周问,李向学也不会告诉他。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但我看,军统对我党,依然怀有深深地戒心。”路承周叹息着说。

   “不管军统是什么想法,我们都要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民党一向不敢抗日,我们要把他们拉到抗日的道路上来。我相信,很多人会慢慢转变过来的。”李向学缓缓的说。

   “或许,等日本人露出狰狞面目时,国人才会醒悟。”路承周叹息着说。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清水节郎中队,晚7时许,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制造了卢沟桥事件。

   从此,开始了中国人民英勇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侵略”。

   卢沟桥事件发生后,路承周晚上会一直待在海光寺华北驻屯军参谋部。

   名义上,是向川崎弘汇报英租界的情报,并且接受新的任务。

   实际上,他更多的是为了刺探日本的情报。

   路承周为日本特务机关效力已经超过三年,他的“忠诚”,深得川崎弘赞许。

   在酒井隆和军统刺杀田代皖一郎事件中,路承周表现出色,多次赢得参谋长桥本群,和司令官田代皖一郎的夸奖。

   卢沟桥事件后,路承周第一时间到海光寺,也是心向皇军的表现。

   路承周在海光寺,闭口不说汉语,一口标准的日语,让人忘记他已经是一名中国人。

   “川崎老师,我希望能加入大日本皇军,在战场上击败中国军队。”路承周用日语郑重其事的说。

   “你的任务还是放在英租界,要随时注意英国人的态度。”川崎弘对路承周求战的态度很满意。

   但是,目前形势对日军有利,路承周是情报人员,日军更需要他在这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是。”路承周失望的说。

   “放心,想跟中国军队干,以后有的是机会。”川崎弘拍了拍路承周的肩膀,微笑着说。

   “田代皖司令官的病,要不要我请一位中医来看看?中医有的时候,比西医更神奇。”路承周又问道。

   “不必,司令官是心脏出了问题,中医是没有办法的。”川崎弘摇了摇头。

   清晨,路承周就骑着自行车离开了海光寺。

   但是,他回到英租界后,不是先去戈登堂,而是与刘有军见面。

   北平已经打起来了,国军迫切需要华北驻屯军的最新情报。

   “田代皖一郎卧病在床,已经无法正常办公,华北驻屯军的军务,暂时由参谋长桥本群代理。”路承周说道。

   田代皖一郎一直有心脏病,到海沽后,情况变得更糟糕。

   这段时间,更是没办法正常工作,这无形中帮了中国军队的忙。

   “卢沟桥事件,华北驻屯军有什么应对方案?”刘有军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