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万历驾到

第二百零九章 麻烦

万历驾到 青橘白衫 2043 2024-05-30 14:30

  原本徐德和赵廉都以为这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是没想到他们说完了事情的经过,董成武没有回答两人的话,而是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这使得徐德和赵廉都是一头雾水,表情也严肃了起来。

   在徐德和赵廉看来,甄家虽然势大财雄,可是对于董成武这样的一省巡抚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问题。放在以前,董成武或许还需要忌惮一些事情。

   比如甄家是当地大户,比如甄家在官员之中的声望和实力的等等。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甄家牵扯到了这么大的案子里面,甄家铁定完蛋了。哪怕是甄家再有实力,有再多的官员收了甄家的钱,这都没用。

   牵扯到谋刺皇上,没人敢再和甄家有牵扯,甚至都没人敢和甄家有一点联系,躲都来不及,更别提帮忙了。

   即便是董成武收了甄家的钱都不算事,毕竟甄家不是因为贿赂官员倒台的,而是因为谋刺皇上。即便是查出来贿赂官员,也不会牵扯到太多人。

   何况现在董成武是福建巡抚,想要掩盖这件事情轻而易举,自己和赵廉都没有追究这件事情的打算。

   半晌,董成武缓缓的开口道:“徐公公,赵大人,你们知道五峰船主吗?”

   徐德和赵廉对视了一眼,同时点了点头:“当然!”

   五峰船主只是这个人的称号,他的名字叫做汪直,是横行海外最着名的倭寇首领,事实上他在浙江福建一代的名声非常好,因为他代表着一部人的利益。

   比起那些横行抢夺的倭寇,汪直想要的很简单,那就是得到朝廷的允许,让他能够开海通商。

   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汪直帮着当时的东南总督胡宗宪平定了东南倭寇,甚至还投降了大明。在杭州被巡按御史王本固诱捕,后来被杀了。

   事实上汪直不懂,他在选择投降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注定了,他必须死。

   或许在做海盗,在经商上面,汪直是能人,可是在琢磨人心,在官场上,汪直就是一个小白。当时胡宗宪和汪直推的政策,触犯了很多的利益。

   胡宗宪和汪直以为平定东南的倭寇之乱是大功劳,是为了国家出力尽忠,可是他们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

   胡宗宪或许有情可原,他是朝廷命官,心中自有一番抱负,想要为百姓为国家做些事情。汪直却不一样,他只是想要一个开海的契机,一个可以正常贸易的机会。

   可是这个机会是有人不愿意给的,那就是江浙福建的大家族,那些大士绅。

   这些人把持着江南的海贸,他们走私,甚至是蓄养倭寇,这也是为什么倭寇之中大部分都是大明人的原因。这些人雇佣倭国战败的武士,组织船队,他们把持着海贸的利润。

   一旦汪直开海成功,那么利益受损最大的是他们。

   至于倭寇是否大闹东南,他们反而不会那么在乎,于是就有了投降情况下而被强杀的汪直。这件事情不但没有得到朝廷的追究,反而被认为是大功劳。

   杀了汪直的王本固,不但没有被罢官,而是从此以后青云直上。

   在杀汪直的时候,王本固只是巡按御史,在杀了汪直之后,王本固青云直上,从巡按御史到陕西兵备副使、大理寺少卿、副都御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最后做到了吏部尚书,可见这后面有多少人在推动。

   汪直死后,汪直的一部分旧部也投靠吴平、张琏等福建一带的海贼,倭患反而更加严重了。

   一直到嘉靖四十四年,吴平才被戚继光、俞大猷、刘显、汤克宽率兵所败,最后自己跳水而死。

   这件事情过去二十多年了,可是没人会忘记,尤其是很多人开始反思这件事情。虽然不少人吹捧王本固的功劳,可是也有很多人在痛骂王本固。

   如果不是他杀了汪直,东南不会继续糜烂,王本固就是罪魁祸首。

   在福建江浙,百姓活不下去下南洋跑船是常事,不少人都崇敬汪直,甚至在船上会祭拜五峰船主以求保平安。这使得这里的百姓,尤其是靠海的百姓,对朝廷很不信任。

   这个时候提起汪直,显然不是随便说说的,董成武这话里面是有深意的。

   “赵大人,徐公公,现在海上又出现了一个汪直。”说到这里,董成武满脸的苦涩:“这个人叫李旦,就是福建本地人,在福建很有名。”

   徐德一愣,他有些后悔了,在来见董成武之前,自己应该先去见一见内厂的人。

   “这个李旦是泉州人,年少之时下南洋经商,后来在苏禄苏丹(菲律宾)被弗朗机人俘虏,做了几年的奴隶,后来他逃出了苏禄苏丹,去了倭国。”

   “到了倭国之后,李旦很快统一了那里的大明人,在他们的支持下,李旦组建了船队。”

   “交好倭国大臣,雇佣倭寇,组建船队,开始在大明倭国和苏禄苏丹之间进行贸易。”说到这里,董成武叹了一口气:“这些年这个李旦越做越大。”

   “据说他交好一个叫做德川家康的倭国人,现在正在倭国打仗,准备一统倭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