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朝当朱标

第396章 老朱亲自上场

  百姓指指点点,侍卫也回来禀报,说是告御状的,因为多次告状失败,才来拦驾。

   朱标一身礼服,站在主城道上问清来龙去脉,确定告御状后,派人带去核实。

   出了这个突兀,仪仗又继续向前走去。

   礼数挺繁多,一直到晚上时才算结束,这礼数是马皇后亲自要求的。她觉得礼数不到,心上过意不去。

   承乾宫,沈知否靠在朱标怀里慢慢喝着水,喝了半杯:“两位太子妃都很好呢。”

   好?暴风雨来临前夕。朱标心里打个冷颤。自己作为这三条鱼的主人,脾性他也知道些。

   徐妙薇不为难女人,但不代表她不为难男人。

   “嗯,那我帮你把头冠先给摘下来,摘了我也好专心去处理政事。”

   朱标正要伸手帮她去摘。

   “太子殿下,扬州知府要见沈选侍。”内侍在门口轻声禀报。

   杨慎?朱标道:“那你就先戴着它,看看杨慎有何事?”

   “好。”沈知否跟在身后。

   很快,他就看到承乾宫外站着杨慎,还有扬州的主簿。

   朱标脑海里闪过,当初扬州只有十八户人家的场景,迎接他的就是杨慎和主簿。

   那时刚开国,民生真的艰难。

   “杨慎参见太子殿下,见过沈选侍。”杨慎疾步上前,躬身行礼。身后的主簿也跟着行礼。

   朱标站定,笑了笑:

   “杨知府,你找沈选侍所为何事啊?”

   杨慎转身,从扬州主簿那里取来一摞书信,双手捧到沈知否的面前:“沈选侍,请您收下。”

   这一见面就送信,扬州不是有邮局了,他送这么多信,难道是道贺的,这也太多了。

   询问几句,朱标才明了这一摞书信是什么缘故。开国初年,当时百废待兴,沈家是义务去给扬州送过粮食的。

   到后来自己还在扬州待了有大半年多。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记情义也最牢固。十八封书信外加一封按指印的贺书。

   都是这次发自内心的祝贺。

   “杨慎,扬州现在虽然不如苏州府,但也差不多,百姓安乐,盐务局你顾的很好。朝廷需要人才,别老在扬州待着。”

   杨慎笑笑,说自己跟扬州产生了感情,舍不得扬州。

   主簿随后打开盒子,取出一块根雕,细细看去,却发现雕成了大谷穗,上面站着跪着坐着十几个百姓,数一数正好十九个,多出来一个小姑娘。

   “沈选侍,请收下。”杨慎双手捧过来:“这是扬州百姓和臣对您和太子殿下的敬意。”

   “沉,孤替她收着。”朱标接过来抱在怀里看了看,民间匠人手艺十分的了得。

   送走杨慎,朱标让内侍把根雕送到承乾宫。

   “明日殿下把这根雕送给陛下吧,他或许更喜欢。”

   沈知否很清楚,朱皇帝对百姓很好,还曾经在扬州田里亲自采了根谷穗,就在奉天殿牌匾后。

   “殿下。”

   两人进了承乾宫,朱标看她气色很好,低头帮自己脱靴子,温和开口道:“我不是早就说了,寝殿没有内侍时,不必这样叫。”

   沈知否被他扶起来,脸蛋有点红,她一时之间还无法适应自己是新妇的身份。

   叫了侍女进来,服侍两人换了衣服,朱标斜倚在榻上,捧着书看着,眼里都是笑意。

   “我给你挑了两个机灵又心善的贴身侍女,你带来的那个始终不如小莲好。等明日你去娘那里,她会叮嘱你一些事,随后我就放你去明商局,怎么样?”

   她始终是有自己主意的人。

   在朱标身旁躺下,眼中亦是一片笑意,帮他盖了盖被子,用手指在他胸口画着圈圈,道:“那个紫檀木盒子里,是扬州,苏州,浙江各府县,凤阳,山西等……地契房契,还有掌事之印。”

   “我想,每半月出宫一次,去打理,这事你答应过我。”

   “好。但你这肚子,我是不放心的。”朱标手放在她的小腹处:“我让那些店铺掌柜,日后统一去明商局给你汇报事情好了。”

   沈知否没有反对,点点头。

   “朱棡做事也不错,我看他对你很好,可以帮你。”朱标提议。

   “我倒觉得秦王和周王好。晋王很聪明,也有才能,只是……秦王虽然脾气暴躁,但他做事不遮掩。心直口快的,却没有坏心思。”

   “好,倒时让刘谷雨跟着你。”

   毛骧亲手教出来的女锦衣卫头子,不会差。

   “你放心,这个孩子,孤会好好护着的。”

   她将头往他怀里蹭了蹭,轻声道:“我信的,你是最厉害的。”

   朱标抱着怀里的人,衣服料子都很薄。心中一片宁静,就是浑身有些燥热。

   知道她不便服侍,朱标也是十分克制。

   四更多,烛火还亮着。朱标抱着她道:“今天上早朝,天亮后,你就去娘那里。”

   这个时候,叫六元的小黄门硬着头皮,走到两人跟前,过来低声提示:“太子爷,陛下说让您先去他那里。”

   进了乾清宫,朱标把木雕放在桌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