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昭烈帝

第三十二章 善后

大汉昭烈帝 沉舟烂柯 2024 2024-05-30 14:30

  广阳郡,幽州州府。

   “我军伤亡这么惨重?”听了赵云和太史慈的汇报之后,刘备不禁皱起眉头。

   两万多名将士出征,光是重伤员就占了一成,更有五百多名士卒为国牺牲,虽说他们歼灭了十几万乌桓人,战果极为辉煌,战损比也极其夸张,放到哪里都值得大书特书,可是刘备仍然有些难以接受。

   “谁都没有想到,乌桓人第一天就选择了倾巢出动,并且是不惜任何代价地拼命进攻,我军之前的部属完全被打『乱』了。”太史慈重重叹了口气,柳城一战,正是他和张飞的部队硬扛下乌桓人亡命突击,几乎包揽了所有的重伤和死亡数量,令人痛心不已。

   十倍的兵力差距过于巨大,若不是汉军占据山坡居高临下,又位于上风位置,装备占优,还有两员顶尖猛将压阵,恐怕他们还真顶不住背水一战的丘力居。

   刘备有些懊悔,但又立刻振作起来,“等回去之后,把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姓名编成册,每人补贴两年俸禄,派出专人负责,务必将抚恤的钱财交到他们家人手中。”

   “是!”赵云和太史慈齐齐应道。

   “还有受伤的,让他们好生休养,养伤期间发双俸,伤重不能继续从军者,不要急着遣返回乡,都送到蓟城来,我另有安排。”刘备继续说道。

   “必不负使君所托!”二人脸上『露』出感激的神『色』,他们亲身经历了整个战争过程,深知在这种寒冷天气下行军作战是多么艰苦,士卒们有多么不容易。

   按照这个时代的军队规定,士卒为国捐躯,安葬费仅仅是三千多钱,只够买口普通棺材,外加一身麻布衣服的。

   至于负伤,军队能继续让你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其余的想都别想。

   之前的几次作战,汉军士卒也有伤亡,那时候刘备就是按照远高于朝廷标准的金额进行抚恤,但这次伤亡数量有些大,将领们并不确定州府还会这样慷慨。

   就在回师的这段时日里,赵云和太史慈等人还商量过,若是刘备给了赏赐,将领们一文钱都不留,全部分发给麾下士卒,作为他们英勇奋战的褒奖呢。

   却没想到刘备毫不吝啬,大手一挥就把事情定下来了。

   “另外,将士们披坚执锐,力战凶顽,彻底扫清辽西,为幽州百姓赢得安宁,全军上下,每人赏赐三个月俸禄。”没等赵云和太史慈反应过来,刘备再次发话,定下了全军的赏赐。

   有道是财大气粗,凭借着商队的四处奔走,刘备的坑蒙拐骗,如今幽州财政极度宽裕,库房里的铜钱多得都要溢出来了,那些钱放着又不能生崽子,用来抚恤为国效力的战士最合适不过。

   况且几千人的抚恤,两万多人三个月的俸禄优待而已,又不是让人无法承担的大数目,若是连这种钱都要扣扣索索,那他刘备就太不是人了。

   “使君不可,这可是好几千万钱啊,骤然发放这等数额的钱财,恐怕将士们会大肆挥霍,影响军纪,甚至战意消减。”其他人还没说话呢,一直坐在下首默默记录的书吏却不干了,他霍然站起身,拱手劝说刘备收回成命。

   “不要急,先坐下,本官话还没说完呢。”刘备招招手,让这名年轻书吏坐定,然后笑着说道:“你是刚来州府任职,对我军俸禄发放情况不太了解,太史校尉,你给他讲讲。”

   按照汉军惯例,将士俸禄都是直接发放到手,由于士卒们多为尚未婚娶的年轻人,手里有了闲钱之后往往就会挥霍一空,几年从军,最后什么都落不下。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幽州这边采取了双重发放制度,士卒本人领取俸禄的三成作为日用,剩余七成则是由他们的家人代领,用于家中生计,或是积攒起来给他们娶妻生子用。

   至于那些无父无母的流民士卒,州府则是在征得本人同意之后,将他们的七成俸禄集中投入到各个工坊,每年均可增值获利,只要有正当理由,随时可以支取。

   “原来如此,只是使君对军队过于优待,恐怕将士会恃宠而骄,难以节制。”这名书吏是卢植推荐而来,为人耿直敢言,此时也毫不顾忌,将心中所想全部说了出来,同时对赵云和太史慈拱了拱手,“此乃肺腑之言,还望二位莫怪。”

   赵云还好,太史慈却恼了,鼻孔冒出粗气,“阁下何许人也,竟然如此口出狂言。”

   “在下姓张名悦字仲欣,琅琊人士,因仰慕刘使君与子干先生,特意前来求学,如今已有一年。”这名文弱青年丝毫不惧,朗声回道。

   太史慈还要说话,却被刘备打断,“子义莫慌,年轻人想什么就说什么,大家开诚布公,不是坏事。”

   劝服太史慈之后,刘备又转过头,指了指张悦手中的纸笔,“本官有些实话、也是废话要说,你认真听着,记下来。”

   两军对垒之时,装备精良、后勤保障有力的一方,必然士气旺盛,战斗力强。

   两军对垒之时,俸禄丰厚、赏罚分明,立下军功即可获得提拔的一方,士卒勇气充足,作战勇猛无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