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谪贬庶民
知晓此事并未三言两语便能解决,李世民索性将整个事宜继续抛去朝臣。
殿中群臣中,有人余光瞥向殿中李孝恭,撞起胆子走上大殿,拱手道。
“陛下。”
“虽为恐吓,并未造成皮肉伤害,可李公子如今心神畏惧刀剑,后半生从戎一路被堵,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事宜虽小,但影响极为广大,还望陛下能酌情处置,还郡王之子一个公道。”
话音落下,李绩也从人群中走出,附和道。
“张尚书所言不假,身为朝堂官员,理应在出手之前细想后果。”
“至于年岁尚浅,不过是为罪责推诿的话语罢了!”
“卫国公所言年幼便冲动,倘若说教两句便可解决,敢问这天下还要那些牢狱有何用?”
哼!
程咬金从武将行列之中探出身来,鼻腔中喷出两股滚烫气息,横臂指向李绩,声音暴躁。
“李绩!你现在知晓牢狱有何用?”
“先前你子嗣长街滋扰良民怎的你便默不作声?”
“难不成就因为你家子嗣就要高人一等?如今说出这些话语,也不觉脸颊发烫!呸!”
嘭。
魏征甩过衣袖,阔步跨出人群,横眉怒视怒气冲冲的程咬金,指着脚下一寸之地。
“卢国公!注意你的言辞!”
“眼下乃是在讲李闲大闹醉花楼一事,而不是翻起陈年旧事。”
而后大步踏去殿首,立于请示众人前面,朝着龙坐上的李世民拱手揖礼。
“陛下。”
“事宜虽小,影响深远。李闲作为青年一辈领头人物,论其才能学识无可挑剔,然以征战沙场见过死亡鲜血的军卒身份去欺负一个年岁尚幼的孩童,可见其心底阴暗,暗藏杀心。倘若轻易饶恕,只怕后者会相继涌现,倒是如何制止?”
“大唐律令严格,纵然是外界所言李崇义作恶多端,也当交由大理寺去审查,而不是由李闲来随随便便定论。”
说到此处,魏征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言语也跟着拔高。
“泱泱大唐,纵然喜好哪些德才兼备之人,倘若有才无德就算有朝堂供养,依然难改本性。”
“微臣直言,望陛下除以流放之刑,令其发挥余热去往荒凉之地改过自新。”
哈哈哈。
一声雄浑大笑从殿宇中传出。
武将之首须发花白的高士廉,叉腰长笑一声,缓缓扭过身躯,望去大殿上跪倒一片人影,手臂一一点横过去。
老眼之中泛起一抹看透世事的厌倦和鄙夷,中正雄浑的声音从银须下铿锵说出。
“好一个流放之刑!”
“西征之刑,李闲孤军而行,解救前线大军。纵马飞驰茫茫荒原,麾下百骑不畏生死直捣黄龙,在朝堂封赏之时甚至没有丝毫抢功夺名之举。”
“马蹄铁,扩充大唐骑兵,壮我大唐神威。曲辕犁,开辟良田,让大唐百姓官仓丰盈充实。如此利国利民壮举为何不见你们提出一二?”
沉重步子压倒细绒,重重踩塌上去,隐隐泛红虎目扫过没哭一个从身侧略过的脸庞,神情也跟着激昂起来。
“如今教训了一个郡王之子,便三番五次推上朝会重地,难不成这破天功勋还不足以和一个郡王之子的身份相提并论?”
老臣为大唐操劳一生,此番见如此多的朝臣请愿责罚大唐青年功臣,也不禁双目泛红。
手指点去半跪在地的李孝恭,高士廉有些愤恨的手指轻颤。
“李孝恭啊李孝恭!”
“教子无方,推罪与他人,你当真是这半辈子都白活了!”
“好好看你那个独子,在军营中都干出些什么事情来!”
吱嘎吱嘎。
有车轮碾过的声音从殿外传入。
在众人回首愣神之中,有仆人打扮的人影推着面色蜡黄的人影缓缓步入殿门。
许久未能上朝的秦琼委顿在车架上,面色憔悴,眼神中却有着昔日的神采。就在门外朝着龙坐上的李世民微微拱手,有些嘶哑的声音随即传入殿宇之中。
“微臣腿脚不便,不能起身还望陛下恕罪。”
“陛下万年。”
一见这个昔日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如此模样,李世民豁然起身,提起龙袍下摆匆匆走下玉阶,疾步前去。
手掌按上枯瘦如柴的手背,李世民眼眶微红,声音刹那间有些哽咽。
“胡国公,朕……”
蜡黄面色上微微挑起嘴角笑笑,秦琼望去含泪人影,言语中有些沧桑有些激动。
“陛下勿要为臣伤悲,人之生老病死乃是世间规律,咳咳……”
“臣,能与陛下征战四方,又能目睹大唐兴盛,此生无憾矣。”
谚语说道此处,瘦弱手臂被李世民拉近掌心间,秦琼微微一笑。
“只是今后这高句丽,吐蕃,西突厥,臣再也无法为陛下挥刀斩敌……”
“老臣自知大限将至,为的正是此番卫国公府子嗣大闹一事而来……也为再见陛下最后一面而来。”
看着车架上被四位家仆抬起的老臣,听闻不能征战一事,李世民再也无法抑制内心情绪,潸然泪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