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蜀汉陆家军

第142章 四千勇士

蜀汉陆家军 唯心小丰子 2073 2024-05-30 14:30

  正是渔翁得利耳。

   曾看到这么一个问题:

   问:蒋介石为何抛下日军不顾而去围剿共产党。

   答:他奉行“攘外必先安内”。

   问:这是为何?

   答:因为政治。

   我想,这恐怕是万年不变的一个定律,无论是两千年前,还是两千年后,我们仍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每一个朝代都在以亲身经历告诫着我们,老师道:“以史为鉴。”

   实则不然,历史,会重演,永远不可能借鉴。

   赵构冤杀了岳飞,很多人说岳飞生不逢时,我想,倘若他活到现在,可能死得更快。

   卸磨杀驴的事,为何历朝历代都在上演?唐朝?明朝?清朝?或是民国?大家心里都清楚。

   一个个鲜红的忠良倒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曾经辉煌过,却躲不过宿命。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变了五千年,本质没有变,赵构杀岳飞不是因为他蠢,而是为了他的利益,朱元璋尽弑杀名将,并非他天生好杀,而是为了明朝的稳固。

   以不变制其变,是历代君王心中一直存在的一杆标尺。

   此亦为闭关锁国的由来。

   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变迁,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高涨,依旧掩饰不了人性的本质,即为生物的本能——趋利避害。

   坐观成败,近乎持续了两千多年,至今,依旧如此,想来不禁哀叹不以,研史,是一件很沧桑的事情。

   此刻的陆黎,正是纵观古今,毅然发现,古今之间,差别仅在物质之上。

   为什么孙子兵法至今享誉世界,为世上各大军事爱好者研读?因为用兵之道,亘古不变,顶多..是手中的长矛变成了喷火的猎枪。

   要想击破魏军,恢复汉室,除了国力,更重要的是凝聚力。

   曹爽同司马懿的关系不好,人尽皆知,恐怕都不需要派人挑拨,他俩自己都会干起来,此番共同进兵,当陆黎听闻魏军援兵已至时,感到心头一颤,顿时觉得攻打新城难度升级,但又听说曹爽也来了!

   霎时,所有顾虑烟消云散,陆黎深知,只要稍加用兵,此战必胜。

   战场之上,主动权极为重要,谁捏着兵,谁就有主动权,曹爽,司马昭同时进兵,曹睿得知了,很高兴,还表扬了曹爽一番,嘱咐他要和司马懿同心同德,共商大事,殊不知,曹睿漏掉了一个细节。

   而这个细节,足以葬送新城所有魏军。

   那就是,三军统帅,究竟是谁。

   牛金以后将军的身份抵达新城,司马昭以安东将军的生分进入江岸,此时的尹亚亦为四安将军其间,懂行的人都知道,为何三国有都督一职,乃是各路军多存在平级的情况,于是设置都督一职,统领各路军马。

   但是曹睿没有设!!

   也就是说,此时的牛金,反倒是整个新城地区职位最高的魏将,如按照律法,牛金抱有对新城地区的绝对指挥权!

   但...你要让司马昭去听曹爽部下的指令...

   裂痕,即在此!

   四月三日。

   偌大的平原战场上已经瞧不见一个汉兵,张嶷所部撤向上庸,吴班,张翼脱离战场后折返房陵。

   时值四月初,早已是春意盎然,花朵争相斗艳,路边的密丛,早已窜上枝头。

   汉军尽退房陵,上庸二地,使得尹亚有些得意,他成功了,很轻易地成功了,他没有以死相拼,也没有扼守孤城的那股情怀,很轻易,很轻易的赢了。

   他守住了新城,等到了援军的到来,他是功臣,至少他这么认为。

   既然汉军已败,那么下一步,自然而然便是复夺疆土。

   然而,一个惊愕的消息传到了尹亚的耳朵里,那就是...司马昭和牛金同时拒绝进入新城。

   这其间是什么意思,尹亚清楚,牛金,司马昭都清楚,按理说,援军到来,理应入城和守军通通感情,一齐吃个饭,唠个嗑啥的,然而牛金,司马昭都没有,一句话:“我不是来救你的,我是来保卫大魏的领土的。”

   通俗点说,也就是,我怎么做是我的事,本将军不归你管!

   这无疑是一场气势上的较量,牛金和司马昭之间的。

   但他们还有另一场较量,这是二人不约而同的思想——谁先攻下城池,谁就略胜一筹。

   这不是时间问题,是一个面子问题,司马昭作为司马懿的次子,要是攻城还没一个体衰的老将快..实在是说不过去。

   于是,司马昭准备向上庸发起进攻了。

   司马昭很狡猾,知道陆黎不好对付,特意留下四千军士固守大寨,以确保水路的畅通,遣七千军士与邓艾,令他随同王昶的五千精兵,一同进攻上庸。

   北线大抵如此:牛金亲自带一万军士攻城,随同胡遵的五千精兵。

   尹亚眼瞅着自己的两员虎将被别人肆意任用,心中虽然不悦,但也无可奈何,两边都得罪不起,若是论亲近,司马昭定然胜过一筹。

   四月四日,邓艾发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