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融合十倍吕布战力

第285章 “一战封神”:扶苏一战定乾坤

  “宁城”

   此乃西羌国的王城所在。

   一座巨大的城池,远远的看上去,是那么的宏伟和壮丽,这一座城池就伟岸的座落在西羌国最富饶的地方,河湟谷地。

   在这一片古老的地域,集结着数以百万计的羌人,也是西羌国最富有的地方。

   在阿鲁不花率军在“狄道城”失利,全军覆没,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来自狄道城的秘谍人员已经将相应的情报传送回“西羌国”国主的手上,“烟花细雨阁”的情报力量还当真是无孔不入。

   一座巨大的王宫里面,在收到战败失利的情报之后,西羌国的国主极为震怒,当场就将他身边的一位内侍斩杀之。

   之后,他连忙就召集朝堂上面的文武官员,入宫议政。

   这是在商议对策的。

   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这足以让西羌国伤筋动骨,如今他们所思考的不是征讨大秦,而是如何防御大秦的报复?!

   他们现在的兵力严重的不足。

   “你们都是本王的臣子,西羌国的人才。”

   “今王国面临重大的危机,你们倒是给本王谋划一二,按照现如今的情形,本王和这西羌国又当如何是好?我们的出路在那里?”

   “尔等莫要有什么顾虑,尽管畅所欲言便是。”

   “本王定当洗耳恭听。”

   “全都说一说。”

   一边的西羌国国主不由大声说道起来。

   他如今是真的有些后悔了。

   当初根本就不应该听从那一个什么狗屁使者的鬼话,什么“群虎噬龙”,这分明就是在扯淡。

   这纯粹是在忽悠人的。

   二十万的西羌国的兵马这才刚刚出征没有几天的功夫,还没有在“狄道城”将这屁股坐稳坐热乎,就遭遇到这样前所未有的毁灭式打击,损兵折将不说,如今还招来大秦帝国的报复,这真的应了那一句老话“偷鸡不成蚀把米”。

   他悔之晚矣也。

   这一位大秦太子扶苏领兵亲征,一把火烧了“狄道城”,也烧了他的二十万的兵马。

   这等的深仇大恨,他是万万不能够忘记的。

   可是,如今他不能够先计较这些事情,如今最关键的事情就是要如何的弥补此事,这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不能够不重视之。

   来自“烟花细雨阁”的情报所述,这公子扶苏居然还有意图出兵他们征讨西羌国,从而发动复仇之战。

   这让他颇为担忧。

   如今他西羌国方才遭遇重创,其兵力有限,如何来抵抗来自扶苏这一路得胜之军的入侵?

   一旦扶苏率秦军屠戮他们百姓和子民,这又当如何化解?

   他犯难了。

   以前他们东征劫掠,从来都没有遇到过今天这样的问题,但是如今双方局势互换,这方才让他体会到害怕为何物?!

   这一战不容易打的。

   “国主!”

   “老臣觉得还是应该立马整顿各大部落,以及可战的兵马,准备迎战扶苏。”

   “从情报上来看,这扶苏通晓兵法,运兵诡谲,实为极为难缠的人物,我们不能够大意的。”

   “一旦他真的纵兵杀入我羌国疆域,杀我百姓,劫掠我牛羊财物,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可估量之。”

   “我们必须死战。”

   一位老将军出列,满脸凝重的说道。

   这就是西羌国上一任的老元帅,名为霍尔德。

   作为一员老元帅,他的作战经验何等的丰富,在西羌国的诸军之中的声望一点儿也不亚于阿鲁不花,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次他也感应到棘手,一旦弄不好他们西羌国有覆灭的危机。

   但这话他没有说出来。

   “准!”

   “本国主任命霍尔德老将军为我西羌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可以调兵全国所有的兵马,节制各大部落的兵马,我全国上下,一致对外,抗击大秦的入侵,保卫我西羌国。”

   “众志成诚,万众一心。”

   “西羌国万岁。”

   这位国主有些传销人士的思维,立马就开始忽悠起来。

   这手段还是有些溜的。

   牛掰。

   “诺!”

   “老臣定然不负国主所托。”

   “一定击溃大秦军,保卫我西羌国。”

   霍尔德拱手,道。

   他亦是满脸的热血,这就是一位沙场悍将的性情,他们渴望在重新回归战场,体验那种特殊的人生。

   饮马沙场,马革裹尸.......

   这是他们武将最好的归宿。

   “国主英明!”

   一众文武大臣们拱手道。

   这些都是奉承,虚伪的紧。

   这位西羌国的国主将这些臣子们的表现收在眼底,他的嘴角露出一抹诡异的轻笑,让人看到后会特别的碜得慌。

   .......

   在苏辰于“狄道城”一战灭杀二十万的西羌联军的信息传遍在各方势力时,立马引起轩然大波。

   天下为此震动之。

   北地,匈奴。

   在王帐之内,头曼大单于收到情报的一刻儿,他气得将一位常年伴在他身边的亲卫当场就杀了泄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