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融合十倍吕布战力

第330章 “大秦彻侯”:国主檀宏很郁闷

  冯去疾!

   大秦帝国的数朝元老之一。

   当朝右相,功勋卓着,于大秦帝国有大功勋,授封:“忠信侯”,为“彻侯”之一。

   这是大秦帝国最高的爵位之一。

   在他入狱之后,亦自然引起咸阳官场上面的动荡,这是无法避免的。

   他的身份太重要,帝国右丞相,此乃“百官之首”。

   丞相府,李斯。

   一回到府上,他摇头晃脑,一直在唉声叹气。

   这一段时间,他是越发不了解这位始皇帝到底在想什么?

   今天这样的行为,亦是让他很是迷惑之,始皇帝突然下诏将冯去疾这一位帝国右相入狱,还让他来严查府库的账务。

   这不是在陷他于不义?

   李斯表示很郁闷。

   一直以来,他都是极为看重自己的名节,这一生亦是没有什么污点,当然,有一件事情这是除外的。

   此事与韩非子有关。

   当初六国之一的韩国公子“韩非”深受始皇帝的信任,其才能亦在他李斯之上,李斯心生嫉妒,担心韩非子会影响他的地位,于是罗织构陷韩非子有谋逆之心。

   之后,始皇帝差人送毒酒,鸩杀之。

   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污点,为此,一直以来,深为朝臣和天下的儒士们所唾弃,也背上“妒贤嫉能”的恶名。

   这是他终生难忘的痛楚之一。

   “父亲!”

   “你在这里做什么?”

   李馨儿自外面走了进来。

   她自从和扶苏有了亲密的关系之后,越发的拥有女子的成熟魅力,如今她出现在这里,亦是美的不可方物也。

   在收到关于扶苏的信息后,她虽然嘴上没有什么表达,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毕竟,这是她的男人。

   她成为太子妃的事情已经是铁板上钉钉子。

   这是没有人能够改得了的。

   “馨儿!”

   “你来了。”

   “坐!”

   “陪为父说说话。”

   李斯有些苦闷的说道。

   为仕近三十载,他深晓得伴君如伺虎,知晓为官之不易也。

   这些年来他殚精竭虑,为始皇帝出谋划策,灭六国,成立大秦帝国,车同轨,书同文,郡县制,这些都与他有很大的关系。

   他一直在努力的证明自己。

   他比韩非子强。

   他妄图向世人证明,他不是嫉贤妒能。

   可惜......

   这岂能如他所愿也。

   “父亲,这般的烦闷,可是与今天朝中右相入狱之事有关?”

   李馨儿乖巧的为李斯添上茶水,而后,暖心的说道。

   她聪慧过人。

   在收到冯去疾下狱的情报后,便知晓这位父亲定然会很郁闷的,为此,她方才过来陪他解惑的。

   “馨儿!”

   “还是你聪慧过人。”

   “是的!”

   “你说这次陛下突然这样不由分说的将一位帝国的右相下了诏狱,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深意存在?”

   “说实话,如今的陛下,这心思实在是太难猜了。”

   “唉!”

   “你看为父这些天头发都白了不少。”

   “这都是愁的。”

   李斯无奈的说道。

   君心难测。

   一直以来,他伴在始皇帝身边,都能够多少猜测得出始皇帝的用心,但是如今却是着实摸不透圣意何在?

   这让他有些捉急。

   他知道这亦是在代表着他正在失去始皇帝的信任,虽然在当初投向扶苏的时候,已经想过这样的情形,但如今还是有些不舍得,毕竟这代表着他会一点点的远离权力的中心。

   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父亲,其实你这是当局者迷。”

   “女儿是旁观者,自然看得比较明白。”

   “始皇帝!”

   “这一次的行为,其原因有三。”

   “一是为了找一个替罪羊,平息众怒。如今这户部的府库空虚,用于战略的钱粮发不出去,如果不做出相应的态度,这怕是会引起朝野的动荡以及边郡军心的不稳。”

   “始皇帝惩治冯相,将其下了诏狱,这亦能够缓解一些矛盾,也能够争取一些时间。”

   “至于冯相的安危,这一点可以放心,不会有事的。”

   “其二,他这是在趁机打压扶苏一党的势头,如今在这朝中,你和冯相皆为东宫的支持者,君心难测,陛下岂能安心?”

   “这是在敲打。”

   “这一点嘛,还请父亲低调隐忍一些时日,始皇帝他老了。”

   “扶苏的势力越发强大起来。”

   “一点点的在超越他,他的权柄也越来越受到压制,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天下便是我夫君的。”

   “一旦真到了那一天,父亲你作为当朝的国丈,又是从龙之臣,自然能够得到新帝的圣眷,这什么权势和地位还能少得了你的吗?”

   “在此之前,还请父亲多加隐忍。”

   “我们不计较一时的得失。”

   “看长远。”

   “至于其三嘛,他的目标不在于冯相和父亲你,而在于扶苏。”

   “这是旨在钱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