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融合十倍吕布战力

第129章 前往三川郡:前期必须猥琐发育

  孙蓉反馈的诸子百家的信息,正好已经说明大秦目前的“大一统”思想还未落实到天下老百姓的意识之中。

   这就是:百姓面服,心不服。

   如今臣服之,只不过是惧怕于大秦的铁骑,而非一种对秦这个“大一统国家”的认同。

   他们心里还没有认可秦朝,仍旧记挂着六国。

   玉漱公主沉默了。

   在与孙蓉的交流中,他知道了始皇帝的武力,亦知道扶苏的厉害,这样强大的大秦帝国,他们高丽国绝不是他们的对手。

   臣服!

   服软!

   低头!

   这或许就成为目前唯一的选择。

   她父王这一次的谴使和亲是正确的,一旦不这样做,她相信隔天大秦帝国的铁骑就会横扫高丽国。

   人在屋檐下,必须要低头。

   这是生存法则。

   她玉漱作为公主,有责任保护自己的国家不受亡国之危。

   这一次她被送给始皇帝为妃,她的心里纵有万般的不愿意,但亦没有选择的权力。

   公主?!

   这就是代价。

   她得到了尊贵的优越生活以及高贵的地位,高高在上,锦衣玉食,那么她们就有为这个国家所牺牲的权力。

   这很公平。

   两女在这里聊天,桌子上面亦是好酒好菜的招待着,四菜一汤还有着白米饭,这就是高丽公主,大秦丽妃的待遇。

   .......

   扶苏自郑妃宫中走出来后,他志得满满的,这一次他得了圣谕,奉旨营救高丽公主。

   “来人!”

   “传令下去,调兵两万,与本宫的白袍军八千,随本宫东出函谷关,扫荡青龙寨。”

   “星夜出发!”

   “不得有误!”

   苏辰的旨意很快就下达了。

   当天夜里,两万八千人的大军就已经离开了咸阳,在人心惶惶的同时,始皇帝亲自临朝的信息传出。

   咸阳城哗然,天下亦哗然。

   始皇帝终于从幕后走到台前,亲自接过权力,开启他的统治。

   在大家都以为始皇帝会废除扶苏的种种政策,尤其是【打虎行动】之时,始皇帝却没有任何的回复。

   只道了四个字:一切照旧。

   一些对于政治极为敏感的文武官员都能够感应到一场风暴将会席卷大秦帝国,他们都极为不安。

   他们生怕成为这一场风暴的牺牲品。

   .......

   一片夜色之中,浩浩荡荡的沿“东方道”这一驰道,一路东来。

   夜色之中,苏辰搭坐在一辆豪华的马车里面,此次与他随行的,只有阿青,至于貂婵则留在东宫,守护他的大本营,以及保护赵彩依。

   在马车里面,此刻儿的苏辰正躺在那里呼呼的大睡着,他不担心这一次的行动有什么问题。

   三川郡毗邻咸阳,并没有多远。

   在后世的话,不过就是长安城与洛阳城的路程。

   也就是一天的路程。

   如今他们快马加鞭,到了明天正午时分,就能够到达三川郡境内,届时,他会派兵包围青龙寨。

   陈庆之,被任命为此次的征讨将军。

   司职三品武官。

   此刻儿,他正在指点指挥着大军前行。

   作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袍儒将,他的兵法造诣极高,如今大军开拔在他的指挥下,井井有条。

   两万骊山营的精锐步兵。

   八千白袍军。

   这一次因为是远程出袭,白袍军都是骑一马,备一马,一马骑人,一马装着白袍军的甲胄和兵器。

   在扶苏的马车前面,有一员武将在带队,此人赫然就是李由。

   李斯的长子。

   东宫禁军羽林卫的一位副将军,司职东宫的安全,被扶苏调拨了五百名精锐,组成了“虎豹营”。

   作为苏辰的近卫营。

   李由欣然领命。

   李氏一族,既然已经决定将“宝”押在扶苏的身上,他李由自然会拼命为扶苏效力。

   行军到半夜丑时三刻,他们已经进入了三川郡境内。

   这样的星夜行军能够有这样的速度,这是得益于“大秦驰道”的修建,这一条“东方道”,很便于行军。

   大秦时代,天下的百姓人数还不是很多,这秦朝境内多为没有人烟的地方,崇山峻岭,森林遍地。

   这里的环境还是很好的。

   空气清新,没有污染。

   阿青已经眯上了眼睛,他亦是有些疲惫,突然,他的眼睛睁了开来,眼眸之中闪烁着凌厉的寒芒。

   有杀气!

   一位高手!

   她眼神犀利至极。

   在她注意到这一点儿同时,苏辰亦已经醒了过来,他也收到了系统的警示:“有敌人入侵”。

   只有五个字,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是谁?

   诸了百家?

   还是?

   此次前来,他还带着一个人,这就是:墨无垠,当然不是他要求的,而是始皇帝的决断。

   始皇帝的本意是这样:一个墨无垠岂能够与朕的爱妃相提并论。

   苏辰是真心无语了。

   但亦没有办法,谁让这是他的小妈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