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斗之千古一帝

第104章 北上伐青

乱斗之千古一帝 天下无谢s 2158 2024-05-30 14:31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将激动的单膝下跪,心服口服的诚拜起来。

   没有什么比封王更令人激动的事情,尤其是在大明的天下。

   果然大明变成大汉之后,大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大汉皆可以发生。

   外姓王!外姓王!外姓王!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身份,是多少将领渴望已久的。

   在没有外姓王的朝代,许多皇帝为了防止功高震主的臣子、不是杀掉、就是劝退。

   毕竟拥有如此之高的功劳,臣子自然而然不再是臣子、也不是皇帝能够指挥得动。

   朱元璋在为儿子、孙子顺利掌权,不一样大动干戈、扫清没自知之明的功臣。

   众将纷纷抬起头,注视着雄才大略的朱由检、在他的身上看到了秦皇汉武的英姿。

   不!眼前的朱由检远胜秦皇汉武,他更有胆魄、更有野心、更有手段。

   “什么狗屁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呵!没有诸位的功劳,谈和安安稳稳的坐享其成。

   朕要与诸将并肩作战,开创大汉盛世!

   你们不仅需要懂得军事,更要懂得地方的治理。

   既可以上马平天下、又可下马治天下,这才是朕所想要的王。”朱由检目光扫视着每个人。

   每个人心里都是明白,没有能力自然是无法当一地的王。

   正是有着巨大的奖励在眼前,才能够刺激出人的最大潜能。

   毕竟有了上升空间,才会有更多的人才诞生的。

   乱世时期可以诞生皇帝,封外姓王时期可诞生诸王。

   “接下来说一下大汉的兵马变动,以及防线的变动。

   朝廷已经没有粮食拯救灾民,朕准备用归顺的贼寇去开仓放粮。

   地主家的余粮,可是比朕的国库还要多!

   那帮该死的文官,不找自己的家里、反而向朕身手!”朱由检越说越气,就不能聊这个话题。

   众人也是明白,目前朱由检被文官气成什么样子。

   毕竟朱由检与他们撕开了君臣的脸皮,他们要换一个皇帝、朱由检想要换一个官场。

   这已经不是官场的斗争,而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文官背后的门阀世家请着外敌来教训朱由检,一场战败足以让朱由检威望扫地。

   朱由检学习着对手,请着国内的那些贼寇清扫全国各地的门阀世家。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不同于以往的小打小闹,此次的战争必将是血流成河、杀出一个太平盛世!

   朱由检身上的压力很大,自己只能成功、绝对不能失败。

   下方的将领还能扛得住,至少有着与鞑子交战的经验。

   “之前你们说过,我们军队有三个问题!军饷、军粮、军械!

   军饷朕已经拿出了一百万白银,你们等下直接发放下去。

   严禁喝兵血的事情出生,那个队伍有问题、朕就找带头的人。

   不要以为朕不敢对你们动手,也不要试探朕的底线。”朱由检一脸严肃的表情。

   “粮食不仅你们缺,大明的百姓一样缺。

   江南已经是离心离德的状态,朕只能拜托那个海贼郑芝龙。

   只要他把粮食送过来,朕就让他入驻中枢。

   如果不来!那么朕就带着你们,先行将八大晋商血洗!”朱由检咬着牙,没粮食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军械!这个!朕!真的没办法!

   战马、战甲、兵器,短时间很难造出来。

   不过朕准备推行斩马刀军,进一步的精简兵员。

   合格的留下来、加大福利与功名,不合格直接让他离队!

   没有战马、就要想应对战马的对策,斩马刀我会让工部赶工造出来。

   你们也以斩马刀为准,谁能挥动谁留队。”朱由检知道能够舞动斩马刀的人,都是优秀的兵苗子。

   “万岁!那离队的人怎么安置?”杨嗣昌立刻询问道。

   “负责后勤工作,或者负责开垦工作。

   朕不会寒了每个将士的心,只要有功劳、必定重赏。

   以后开拓疆土的话,开垦的田地归属于你们!”朱由检缓缓坐在椅子上。

   孙承宗先行顿了顿,三点问题被解决掉、就该谈论正事。

   北上抗击鞑子的进攻,这一次不是小打小闹了。

   “目前大汉有着八十万兵力,其中京城三十万兵力、辽东二十万、全国各地三十万。

   此次万岁召集全国的八十万兵力,那么便可以对鞑子的主城发动攻击。

   末将认为,可以分兵两路、一方驻守山西抵抗鞑子军。

   一方可以带着队伍直接北上,剑指盛京、覆灭敌军。”孙承宗说着自己的计划。

   “那么!原先负责鞑子的队伍直接进攻盛京,他们有着充足的作战经验。

   负责国内贼寇的队伍,则是前往山西负责迎战。

   此次的行动,我们要打得对手措手不及才行、要让他们没有反抗的余地。

   当然!不求一次性歼灭敌军,毕竟在草原上、冰原上有些不现实。

   拿下盛京之后,那么就要全力的守住这座城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