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斗之千古一帝

第434章 上升之路

乱斗之千古一帝 天下无谢s 2164 2024-05-30 14:31

  明朝是没有宰相一职,直接就被朱元璋一刀砍掉了。

   组建内阁的确是个好办法,但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地方。

   内阁主要还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确保天下太平、国泰民安。

   问题的根本在于,章印在太监手里、任何事情还要皇帝点头。

   文官们其实也很痛苦,所以在崇祯时期开始放飞自我。

   这个主要的问题还是内阁,制度没有完善、规矩没有卡死。

   虽说可以让皇帝不用上朝,国家照样能够运行。

   但是文官们会越来越膨胀起来,往上一步不敢、但往下一大步都敢。

   只要不对皇位有威胁,那么就可以在地方上为所欲为。

   皇帝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不了文官俸禄、那么他们自己想办法。

   从而东林书院的建立,皇帝也都是无能为力。

   直到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帮助崇祯帝。

   关键在于没人能够压住皇权,除非有着宰相一职与皇帝平起平坐。

   明朝要是诞生宰相,权柄与地位是远胜汉朝的。

   简单来说,于谦要是宰相职位、会那么容易的扑街吗?

   文官们舔的不再是皇帝、而是宰相,只有保住了于谦、才能保住自己们的权力。

   明朝的文官一直想要和皇帝保持一个均衡,却变得越来越花里胡哨。

   不过还好明朝的皇帝都不务正业,对于文官的闹腾不是很在乎。

   只要没有宰相一职,就没有一个能打的文官、海瑞除开!

   “新生官员都在大殿那边等待!”杜鹏在前方带路。

   此次靠着称帝热潮,选拔了许多官员、他们都有着帝皇梦。

   比起残酷的考核,众人更加的喜欢平稳上升。

   第一批四皇不都是这样子,本来就已经登顶了、现在更上一层楼。

   刘江缓缓走进了大殿,这里的装饰全部改换了。

   龙椅是高高在上,但是下方却变成了会议室、座椅以回字环绕。

   朝议就不需要大家站着,都可以坐下来喝杯茶、慢慢议。

   “山长好!”众青年文官立刻起身回应。

   刘江暂时还是宰相一职,但权柄就需要多做描述。

   青年文官们却不知道怎么称呼刘江,所以统一改为山长。

   刘江直接站在中心位置,环绕着四面八方的青年文官。

   能够见到新鲜血液进入官场,这一点是值得欣慰的。

   “诸位学子!下午好!

   很高兴你们能够响应官署的官员征召,很高兴你们能够入选。

   中华以前各个都想要当官,为何?无非利益二字!

   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课本上有这句话。

   从而说明了一个现象,国库年年亏空、某些人私库年年有余。

   其中包括文官、也包括皇帝,毕竟每个人都是有着私心。

   国家对于文官、对于皇帝而言,只不过是敛财工具。”刘江面带微笑说着。

   大部分的皇帝都有这个通病,再苦再穷不能自己遭罪。

   该享受的必须要享受才行,皇帝不能苦着、文官不能累着。

   “此次的变革,主要还是为了公私两块分开!

   公是公、私是私,谁要是在中饱私囊、必定严惩不贷!

   为了确保公天下,之前的三皇已经退出了中华、做出了最大的让步。

   任何人也没有理由,说是这江山是朱家的江山、国库是朱家的私库。

   既然都是朱家的,那么朱家的一切与我何加焉。

   久而久之,国不像国、民不像民、官不是官。”刘江接着补充。

   明朝的朱家开销,可都是走国库、而不是走私库。

   上行下效,文官们一样都是公家报销、各个驿站很是奢华。

   总之上面人什么鸟样,下面人就是什么鸟样。

   刘江一直致力于公天下,必须要把私心独立起来。

   “山长!那你为何同意官员经商呢?”一名文官举手问道。

   “书本上都有答案,大禹治水疏而不堵。

   你就算是堵住了,但有一句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做人、做官要实事求是,不能敷衍了事!

   可以经商、但是财产方面要透明,同时不耽误办公时间。

   现在有许多人弃官从商,也有许多人弃商从官。

   这都是一种良好的现象,确保社会的稳定与公平。”刘江解释着。

   做事情不要怕事情多,而是要努力的去攻克每个事情。

   任何事情都害怕认真二字,人们一样害怕认真两字。

   就像是海瑞一样,直接打破砂锅问到底、正面刚天、刚地。

   有问题就说、大家一起集思广益解决问题,这并没有什么难度。

   “山长,我们现在上升的速度很快了?

   只要能力足够,快速的跳级提拔都是有可能?”又有文官激动的问道。

   刘江点了点头,不能够人家能力足够、却败在了资历这块。

   硬要熬成一把老骨头,才让人顺利上位。

   “我的构思就是,官场要年轻化、拒绝老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