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斗之千古一帝

第34章 文明的规则

乱斗之千古一帝 天下无谢s 2155 2024-05-30 14:31

  当皇帝,表面上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暗地里却是一家独大。

   无利不起早,何况是一群想要当天下之主的人,他们才没有那么的愚蠢。

   当拥有足够的利益之后,野心逐渐朝着权力这块倾斜。

   因为每个人都是知道,拥有天下权、才可保住自己的一切。

   从富甲一方到掌权一方,直至最终蜕变为超级门阀。

   无数人所做的事情,皆是为了个人利益、家族利益、长久利益。

   泥腿子是什么?千百年来,他们就是被操控的棋子。

   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白骨!他们注定给别人铺路。

   拿着祁老大的话:纵观历史几千年,老百姓在哪?

   每朝每代的更替,实际上就是那些超级门阀的博弈。

   什么什么派系打赢了什么什么派系,接着什么派系组建了绝对统治时期。

   其中的纷争根本就没有泥腿子什么事情,他们也完完全全不够格。

   当然自从元朝统治中原之后,这种死循环便被打破。

   但是朱元璋的发家,背后一样有着各大门阀集团的助推。

   本来各大门阀站在张士诚这边,后来全部背叛了张士诚、加入了朱元璋。

   直至明朝建立之后,出现了两大超级派系。

   一方是淮西集团,他们就是朱元璋的老乡、一个个都是开国功臣。

   一方是沿海地区集团,张士诚原有的各大门阀。

   本来朱元璋是小人物的帝皇梦,但随着逐梦的过程、朱元璋不在单纯、道路不在简单。

   可能朱元璋都没有想到,原来当皇帝是需要无数门阀的支持。

   你打仗需要粮食,你治理地方需要文官、这一切的一切只有门阀有售。

   一旦门阀把你的粮食、文官给卡死,你一个人可以学崇祯玩荒岛求生的单机游戏。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就是华夏各大门阀发家的捷径。

   门阀是相当会利用资源、分配资源,从而形成一个稳固的派系。

   明末的东林书院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们把持了朝政、垄断了大明的商业。

   接着让崇祯一个人玩鸟去,而他们跪在地上、迎接着野猪一家的入驻。

   一旦泥腿子造反的话,那一定是皇帝的错、文官可是冰清玉洁!

   刘江扫视着下方的人,没有人反对、和自己预想的一样。

   华夏都是这样子,何况是高丽、鬼国,他们对于泥腿子的态度更恶劣。

   许多小说为了水字数,把那些国家写成了圣母之国。

   君王爱民、民爱君王,你若来战、我便全民皆兵。

   李倧只对自己的李家和背后的贵族负责,至于其他人、管我鸟事!

   德川那边的态度,自然是巴不得、把那些刁民统统换成物资。

   鬼岛的局势比高丽还要险峻一些,每个地方都有着反动派。

   德川虽说是一家独大,但面临着许多派系的挑战。

   从中可以看得出来,就是鬼岛这个孙子国、一样继承了爷爷的优良传统。

   为了保证德川幕府的绝对统治,牺牲一些泥腿子还是很划算的。

   不仅可以壮大自身,还可以大大的减少造反的概率。

   “故此我在此提议!建一座斧都!奴隶的城市!

   同时大力的推动工业的发展,让所有人步入文明的世界!

   从此之后,我们就是文明的先驱者,一样是先进文明的传播者。

   我们并不是侵略,而是让世界的每个人都能进入文明世界、争做文明人。”刘江笑得很灿烂。

   虽说做的事情恨不光彩,但必须要会包装、才能合情合理。

   刘江完完全全是把西方文明人的手段,直接复制粘贴过来。

   要让那些野蛮的人,脱离野蛮的世界、来到文明的世界。

   围坐的人顿时感到眼前一亮,不得不说刘江脑子就是灵活。

   一下子就找到了完美的外衣,从而组建一个文明的游戏规则。

   我们不是掠夺者、我们不是破坏者,我们只是文明的传播者。

   “如果鬼国的民众脱离野蛮的世界,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动乱。

   我们德川家族,必将是鬼国文明的先驱者!”德川家的使者率先表态。

   不把大义占据着,就不会有着一大群人推崇。

   从此能够看到,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

   不管你是好是坏,总之你必须要学会自我包装、自我炒作、才能带动那些泥腿子。

   给泥腿子画上一个大大的饼,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化作白骨。

   “我们李家会推动高丽的文明,要让民众与我们一同进入文明世界!

   到时候我们就能够手牵着手,一同歌唱着和平的歌谣!”李倧立刻学得有模有样。

   “大明之所以被老天爷惩罚,不仅文官有罪、皇帝一样有罪!

   既然皇帝无法带领民众走向文明世界,那么这个重任、由我们这些商人扛起!

   让北方的胡人脱离野蛮,与我们并进文明世界。

   从此之后,大明与大清和谐共处!”高子晋有些激动,奴隶买卖的利益、谁都会心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