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斗之千古一帝

第211章 有钱挥霍

乱斗之千古一帝 天下无谢s 2143 2024-05-30 14:31

  “你说,未来是属于大航海时代?”李世民询问着昌国安。

   “没错!未来是属于大航海时代,海上有着无尽的财富。

   不殖民、不扩张,最终的结局就是自取灭亡。

   首先华夏这边土地兼并问题,一直是解决不了、起因没有扩张。

   人口是直线上升,土地的增长却是平线、无限的人争夺着有限的地。

   必然会引发战争,从而开始重新洗牌、减少过多的人口。

   这种方式延续至今,一直都是在逃避问题。”昌国安注视着眼前的蔚蓝大海。

   李世民直接坐在了沙滩上,古往今来都是这样的。

   你皇帝要是不管事情的话,那么百姓就会选出代表、取而代之。

   龙椅不是那么好坐的,经常性是人在龙椅坐、锅从天上来。

   也许你自己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可是天下早已大乱。

   “你们海都就不担心过于繁荣,从而走向了腐败的道路。”李世民还是很好奇。

   海都所拥有的财富,一直是一个未知数。

   故此海都才有底气,缔造世界第一未来大都市。

   其目的就是消化太多的财富,专门投在未来科技与医疗的研究。

   只要有了成果,缴纳税收的民众就可以免费享受科技与医疗。

   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市场,官署倒头来还是赚的存在。

   只要有人就有税收,人越多税收越多、所以钱是花不完的。

   “万岁,你是知道我们海都各系统独立,行政无法干涉其它行业的事情。

   更何况我们执法军,都是子弟兵、他们出身基层。

   那些富商虽说掌握着财政大权,但军权永远在穷困人家手中。

   故此只要找到证据,打倒一个庞大的派系是很容易的事情。”昌国安是有着一定了解。

   富人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军营吃苦,所以都会选择比较轻松的活。

   穷人的孩子参军是最好的选择,一是解决了就业问题、二是享受高福利、高待遇。

   一旦参加什么战争,活下来就功成名就、活不下来、家庭由军方撑起!

   海都正在殖民世界中,所需要的外派军队很多、负责各个地方的维稳与治安。

   富人可以去收买穷人,但穷人一旦形成穷人的派系、那就没有任何作用。

   故此司法就是穷人最好的舞台,也是他们最强的力量。

   如果穷人都不扞卫法律的公平公正,那么被欺负了也是活该的下场。

   富人才不会扞卫什么法律,他们本身就是凌驾于法律、肆意的破坏规矩。

   你要让富人监管着富人,那岂不是监守自盗。

   “哦!原来你们把阶级层划分好,给予他们不同的权限。

   富人眼光远、能力强,所以让他们掌舵、促进国家的发展。

   穷人眼光短、毅力强,所以让他们护航是没有任何问题。

   中产阶级的话,他们算是穷人与富人的缓冲点。

   千百年来、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这一点是没有错误。

   但是让士大夫监管士大夫,这无疑是傻子的行为。

   明朝的锦衣卫也不行,他们代表的不是底层、而是最高层的意志。

   虽然有效的解决文官尾巴的问题,但民心却难以挽回。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加上天灾人祸的降临,明朝失去了所有的民心。”李世民总结着现实中的经验。

   “朕与赵正是底层的代表,所以才得到了西南、西北大地。

   果真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去了民心就失去了天下。”李世民补充道。

   昌国安点着头,只要皇帝想到这一点、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大的乱子。

   像是汉朝的汉武帝,在民间的形象就是散财童子。

   有人说他穷兵黩武,殊不知是有多富裕的国库、才能支持汉武帝将战争执行到底。

   即使是吃老本,一样要有着经济来源才行、否则打不了那么久的战争。

   在这一点就不得不提到桑弘羊,他可是量天下狗大户之财力,撑武帝之鼎盛。

   成功之处很简单,不对弱小动手、直接操刀对强者动手。

   只要不影响底层百姓,桑弘羊可以随意的跟换门阀世家、汉武帝可以随意的跟换丞相。

   “朕现在坐拥滇地、中南,到底该做些什么事情呢?”李世民转过头望向昌国安。

   现在的狗大户不能够随意的跟换,他们可是各个市场的顶梁柱。

   更何况没有理由对他们动手,否则就是皇权干涉市场、丧失许多民心。

   “朕从开始就远征吐蕃,打得他们纷纷投降。

   接着朕将战火引在中南,从而打下了一个巨大的粮仓。

   现在朕差不多完成了所有目标,要说唯一的未完成目标。。那就是逐鹿中原!

   可朕没那个心思,崇祯还是挺厉害的、朕可能打不赢。”李世民知道自己没有朱由检那般果断。

   昌国安不由笑了笑,李世民加上赵正才有可能与朱由检扳手腕。

   不过他们三个皇帝很是奇葩,明明华夏不存在多个帝皇、天下之主只有一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