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活半个月多时间的刘江,慢慢发现官员的工作其实没啥问题的。
这个根本就不是什么技术活,纯粹的用心活。
只需要心系百姓,那么你所作所为皆是没有错误的。
正所谓为官一方、造福一方,这是每个官员的基操。
“目前海都的建设稳定起来,但速速远远不如之前的时候。
尤其是缺乏技术人才的基建工程,现在还在缓慢开工。
老板,咱们要不要去京城,挖一挖崇祯帝的墙角?”杜鹏询问着刘江。
刘江白了杜鹏一眼,靠在椅子上、一脸懒散的表情。
工程缓慢就缓慢,反正这事情都是需要时间的磨合。
“我们还是前往医院看看,这地方可不能够有任何的问题。
不要以为政令下发之后,他们就会老老实实的遵守。
永远给我记住,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句话。
只要百姓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证,无论发生什么变故、都不用担心。”刘江站起身子。
杜鹏点了点头,自己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刘江最喜欢走访江湖,所以杜鹏也养成了这个习惯。
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只需要来江湖一趟即可。
医院已经建立了半年多的时间,但体系方面还没有完善。
毕竟人手永远是头疼的问题,接着掌舵者只有刘江一人。
杜鹏对于医院这块很是重视,这可是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
“你有病没?”走在路上,刘江询问着身旁的杜鹏。
“我没病呀!”杜鹏一脸疑惑的表情。
“没病去什么医院,咱们要不要扮演一下医生?
哦对!这种技术活,根本无法造假的。
算了,没病装着有病进去看一看,只要医院没瘫、一切都好!”刘江抬头看着海都的最大医院。
名字很是简单、人民医院,两边的门框是愿天下再无疾病,先看病后付钱。
杜鹏认认真真打量着医院内部的环境,自己并没有来过这里。
各大小区都是配备了一个小诊所,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诊所解决。
药品什么的,都是从刘江的制药总厂出货的。
刘江看着长长的队伍,心想免费的果然人最多了。
小病一般都是自掏腰包解决,大病则是由公署均摊一半、或者大半以上。
这年头的百姓还是很淳朴的,基本上不会给公署添加太多的麻烦。
“出海的人群最多!”杜鹏发现一个特点。
“我们是有征服大海的能力,但疾病一直无法根除。
不过这些人都是小问题,不带来病毒就没事!”刘江突然想到了海外的那些病毒。
现阶段的海关还不太完善,要是带什么病来海都、全部人都要玩玩。
随着大明资本家的不断西行,一定会碰上这个时代都束手无策的疾病。
“杜鹏!你给我记住,所有出海回来的人、一律要做卫生检查!
对!不仅仅对海外归来之人,还有所有的人每年、每月要进行体检。
卫生这一块要是不抓好的话,我们所建造的一座城市、基本上是死城。
反正现阶段海都处于瘫痪状态,多多的搞一下这些活动。”刘江吩咐着杜鹏。
杜鹏明白的点了点头,教育、医疗已经被划分为重中之重。
“刘总?刘总!你可算是来了,我们医院没钱了!”院长就在大厅就诊,一见到刘江宛若是失散多年的儿子。
刘江身子向后退了退,这些老头还真的不要脸。
“刘总!你自己说过,医疗税将全部用于我们医院的建设与运营。
海都可是有着百万多的民众,我们医院的每一天开销巨大!
最近好像发生了什么事情,税收这一块一直没有到位。
我没有办法,只好前往银行贷款、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骆成周叹了一口气。
本来以为刘江的钱取之不竭,现在看来就是梦想。
刘江一开始是用自己的钱支撑医院的发展,后面建立海都、就用税收支撑。
毕竟你要让一个正经商人支撑一个国家的某个项目开销,那是绝对不现实的事情。
刘江的钱来路不怎么好,而且无法持续拥有。
顶多完成初期的基础建设,中后期的发展与运营必须要找个冤大头。
“医院每月开销多大?”刘江好奇的问道。
“每个月最低开销500万,最高可达1500万!”骆成周带着刘江、杜鹏来到自己的办公室。
海都的人口是翻倍式增长的速度,每个月会有数十万人的加入。
经过半年之多的时间,海都的总人口朝着两百万进军中。
其中海都的名声遍布整个大明天地,谁都知道前往海都衣食无忧、东方的天堂。
故此保证了每个月会有数十万人的加入,冲击到两百万人口是没有任何问题。
刘江和杜鹏查看着医院的账单,点点滴滴皆是民生民态。
许多老百姓都是先治病,之后再分期付款。
虽说可以拿到一定的利息,但垫付出去的资金太过于庞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