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建立吏部!你们应该有着完整的部门,但不够具体。
我们的工作重心就是基建二字,所有部门为此服务。
吏部要挑选有能力的官员,而不是那些只能动嘴的官员。
你们的担子很大,不过不要太过于担心。
在这段时期中,谁要是表现突出、我都可以送你们前往中华学习。
机会不是一次,而是会有具体的时间、具体的标准而定。”李世民先说着吏部。
让吏部负责其他的事情,肯定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李世民暂时不想挑起内乱,也不想刺激那些顽固分子。
现在的所有心思都在基建之上,具体的收益、李世民早已见到了。
想致富先修路,这句口号刘江早已喊得无数次。
事实证明,刘江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开始发挥出基建狂魔的天赋。
对于基建的投资,那可是不计成本的砸上去。
“吏部的各位,你们在工作时期、要严格的考核每一个官员。
选拔出多少良才或者庸才,乃是对你们考核的标准。
良才越多越证明你们努力了,朝廷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付出的人。
一旦庸才遍地,不仅乌纱帽不保,我还会负责清算。”李世民说得很平淡。
明朝的吏部可是庞然大物的存在,完全可以和首辅扳手腕。
吏部又称为天宫,手中的实权极其的恐怖。
如何约束与管理吏部,那么就凭业绩说话了!
选拔多少良才、就有多少功劳,没有良才就没有功劳。
余俊杰挠挠头,感觉自己的压力山大、对于同僚自己还是有些了解。
业绩说话是狠招,也是最有效果的一招。
“户部!你们这边应该有类似的部门吧?
我的要求很是简单,纪录每一笔进账、出账!
库房估计一辆银子都没有,但你们不要太过于担心。
钱永远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你们如何细分每个类目。”
“这个部门会有许多汉人,不是瞧不起你们、而是你们能力还没有到位。
尤其是各个部门,全心全意投身于基建、每一笔账绝对不能有错。
你们能力与人手都不够,所以需要汉人的力量。
同时你们不要担心会被淘汰,我会让汉人好好的培训你们。
在我手中,一切实力说话、没有实力给我退下。
你们有了对应的价值,我会给与你们相应的福利与待遇。”李世民说得很简单。
财务肯定不能够出任何问题,尤其是在海外之地。
李世民才不会把财政大权交给外人,始终都会有些间隔。
众人对此很理解,对此很是支持、因为能够学习到汉人的先进知识。
这年头每个人都渴望走出去,都渴望了解更先进的知识。
就像是大山的孩子一样,谁不想看一看这个世界的美丽与宽阔。
“工部!你们的事情最多也最杂,我会将工部拆分出许多个部门。
一样会安排大量的汉人加入,大家一同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
我一直听闻,你们的手艺非常的精湛、那么就拿出你们最大的本领。
将眼前的这条大路修好,将我们的未来之路修好!”李世民鼓舞着所有人。
安排各部门、人手,那可是非常复杂的事情。
李世民却又信心,能够见这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
何况越是有难度的事情,李世民才感到自己存活的意义。
呆在中华那边,感觉每一天和养老没啥区别。
不仅仅是刘江出色的能力,还有那些官员向上的劲头。
说实话!明朝其实有没有皇帝,意义不是很大、百姓不在乎。
李世民也想过,帝皇的存在到底有何意义?
所以从满级的地方来到了最低级的地方,找寻一下自己的道路。
看眼眼前斗志昂扬的文官,他们就像是一群孩子、不断的在成长。
慢慢他们有了能力、有了思想,会变成讨厌的自己。
“大家在修建道路的同时,一定要多多的接触一下民众。
宗教之所以大于官署,乃是你们脱离了民众。
你们每一天可能不用与民众打交道,民众可能也不知道掌权者是谁。
但每个人都会朝拜,都会与宗教交流。”
“我们中华之所以官署大于教派,乃是我们官署一心一意为民众服务。
百姓正确的思想,应该是由官署来主导、而不是教派。
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各个教派到底是什么东西。
所以你们很清楚自己的敌人,会有对应的手段。
要么官署服务于宗教、要么宗教听从官署,二者只有一个胜利者。
那些教主表面上服从于我们,实际上战斗才刚刚开始。”李世民很清醒。
他们正面不敢动手,暗地里可以肆意的搞破坏。
到时候就是官署实力背锅,谁让你掌权、谁让你挑起重担。
余俊杰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教主还敢和李世民他们叫嚣。
明明胜算为零,还要不知死活的进行反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