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斗之千古一帝

第135章 班师回朝

乱斗之千古一帝 天下无谢s 2139 2024-05-30 14:31

  “首辅大人,你说万岁怎么还不来?”老头万华有些着急,这都夕阳西下了!

   “听说是种庄稼去了!

   再等一个时辰,要是万岁不出现的话、咱们还是继续撤吧!

   毕竟那帮该死的家伙伤透了万岁的心,导致万岁越来越敌视我们文官。

   我们在万岁的眼里,永远都不是个好东西。”温体仁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甩都甩不掉的关系。

   众老头长叹一口气,虽说自己们保住了性命、但是权力进一步的被缩减。

   朱由检完全不相信文官,也不指望着文官能够将天下治理好。

   毕竟他都让孔夫子重见天日,与儒家的士林不共戴天了。

   当然有个孔家叛徒为朱由检背锅,但明眼人都会把账算在朱由检头上。

   朱由检先是靠着扒皮吓退了一帮文官,现在又是这一招。

   不仅将儒官吓跑,有些极端的人更是以死明志。

   不过最恐惧的并不是温体仁等老油条,而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史官。

   说朱由检是昏君、但也搭不上边,毕竟大明已经没救了。

   说朱由检是明君,哪有和臣子交谈的时候、拔剑而出的明君!

   温体仁看了一眼右侧的郑芝龙,他的背后乃是将官一派、每个人都有着无上功劳。

   攻下盛京、大败鞑子、缴获不计其数的牛羊,种种功绩、每个人都有赏。

   后方的那群人则是以谭阳辉为首的天子派,他们可是变法先锋、战斗力极强。

   温体仁发现自己好像没啥地位,与一个装饰品没有什么区别。

   女帝上位的那些日子,温体仁除了稳住官场以外、其余的事情、好像没有。

   变法有着天子派、军务有着枢密院,温体仁只能带着老官们处理平淡的公务。

   温体仁很想说自己是首辅,天子老大、劳资老二的存在。

   可是所有人都没这个概念,温体仁也不敢太过于出风头、还是继续苟着算了。

   “首辅大人,要是万岁真的不在用我们的话,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儒学已经被万岁亲手废掉,迎接的将是法学。

   我们的热血早就没了,根本无法和那群年轻人相比较。

   论起打仗的话,我们一样不行的。”万华有些慌乱,越想越是恐怖。

   除开本职工作能够做好以外,其它的实力都是能力有限。

   谁让现在的朱由检有着巨大的野心,他可不是想当守成皇帝。

   目前朱由检一手抓着军权,必定有着更大的作为。

   “我怎么知道!我们反正没有什么过错,万岁应该不会怪罪我们。

   随着变法的深入,我们的俸禄也是越来越高、还是等明年请辞吧!

   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名声,还有着养老的银两。

   到时候就让万岁随便折腾,反正我们也不管事了。”温体仁是真的想退了。

   作为首辅完全没有首辅的权力,完完全全被下面的人架空。

   接着皇帝一个劲的恶心文官,这让做文官的人感到深深的绝望。

   贼寇能做布政使、海贼都想当宰相,真的全乱套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前方的民众自发的跪拜起来。

   这并不是文官们组织的活动,而是民众心甘情愿的行为。

   毕竟朱由检走到哪里就均田哪里,甚至说直接开仓放粮、大把大把撒钱。

   “哈哈哈!让乡亲们等苦了!这是朕的过错!

   来人!奖赏所有乡亲,一人10两银子!”朱由检一脸灿烂的笑容,朝着乡亲们招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民众们用力磕头,心想这皇帝果真是散财帝皇。

   10两白银对于穷困的家庭,那可是一年的开销。

   温体仁顿时感到头大,心想这朱由检到底散了多少钱财出去。

   从晋地走到京城,这是不是要把大汉未来几十年的税收掏空?

   “乡亲们!朕自从征战回来,才真正的目标什么叫做民脂民膏!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古人所说的道理一点都没有错误。

   朕以往是坐在皇宫、不知道民间疾苦,被那些该死的文官欺骗。

   现在朕知道你们的疾苦,所以朕要带着你们走向富裕!”朱由检慷慨激昂的讲解着。

   “朕向你们保证!人人有田种、人人有工作,并且朕还要取消户籍!

   士农工商不分贵贱,因为你们与朕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朱由检接着补充道。

   只要收获了民心,什么事情都可以不用去担心。

   这是来自于汉朝老刘家的秘密,收买百姓的心、远胜于收买文官的心。

   “大人!你没事吧?”万华看着身子摇摇欲坠的温体仁。

   温体仁感觉天塌地陷了,给钱没啥的、可是给地就有些痴人说梦。

   大汉才多少田地、多少人口?真的要是人人分田,那绝对是不够的。

   可惜领导动动嘴,下面人想找个柱子一头撞死算了。

   温体仁越发的想要辞官,趁早离开这个火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