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斗之千古一帝

第112章 御驾亲征

乱斗之千古一帝 天下无谢s 2149 2024-05-30 14:31

  鞑子军有着晋商开后门,主动向着大汉帝国发动了战争。

   可惜不能够打得大汉一个措手不及,而是一场艰难的攻坚战爆发。

   朱由检这边早已做好了防备,第一时间挡住了鞑子大军的进攻。

   各个不同的防线都上演着相同的画面,鞑子们顿时感到难顶。

   总感觉这是晋商和朝廷商量好的计策,故意挖坑陷害自己们。

   不过黄大鸡坚持要进攻,必须要赢得整个战争的胜利。

   山海关已经无法攻下来,那么只能从晋地找到突破口才行。

   黄大鸡更是想要借助此次的战争,直接将大汉的军队士气打光。

   要让他们以后见到自己们,第一时间选择逃跑而是不是迎战。

   可事实永远是残酷的,第一波、第二波、第三波的进攻皆以失败告终。

   黄大鸡坐在军营中,与各个大将对视着。

   大明看似很容易拿下,实际上这个时期的大明所拥有的力量还是很恐怖。

   光是军队人数方面,就碾压了整个青族。

   只要明朝的士兵保持视死如归的决心,那三换一、都是大明血赚。

   正是这个原因,黄大鸡不敢和大明硬碰硬、这买卖血亏。

   “我建议还是不要进攻,明显那个崇祯小儿所有防备。

   虽说是失去了一个最好进攻的机会,但我们又保存了自己的底蕴。

   大明现在必须要和我们开战,才能够打出全军的气势。

   可我们要是不迎战的话,他们会被自己人解决掉的。”代善分析着局势。

   “没错!那帮晋商之所以请我们出动,主要是崇祯小儿要对他们动手。

   我们只不过失去了一些可靠的朋友,但这种朋友任何人都可以胜任。”汤古代很不在意。

   愿意做狗的人太多太多,青族们又不一定缺少晋商。

   大明只要不解决制度的问题,永远都会滋生一大群愿意给青族做狗的人。

   故此皇帝无论怎么杀,始终都是杀不干净的。

   黄大鸡一副沉默的状态,对于大明自己是最了解的人。

   可是最近的变化,让黄大鸡有些摸不准、猜不透。

   性情大变的朱由检令每个人感到恐惧,这可是真正的铁血帝皇。

   黄大鸡最怕的也是这种皇帝,明明你是读书人、却做武夫做的事情。

   明面朱由检是一点点将大明送葬,根本不需要黄大鸡亲自出手。

   结果这一年的朱由检直接一脚刹车,将大明王朝死死的拉住。

   “不行!绝对不行!我们不能退缩!

   如今的朱由检不是曾经的朱由检,一旦让他成长起来、必将是我们最大的祸害。

   甚至说,你我都没有任何力量,束缚现在的朱由检。

   趁着他还没有真真实实坐稳天下,我们必须要狠狠的打击他、不能给他成长的机会!

   更不能让他取得胜利,从而彻底掌握军权。”黄大鸡严肃的说道。

   可惜周围的人并不是很在意,在他们眼里、朱由检还是那个废物。

   无论废物怎么改变都是废物,这一点是不用质疑的。

   明朝的皇帝看似很强大,实际上都是假象、唯有文官最强。

   而文官背后的门阀世家,更是真真实实掌握了整个大明。

   一个不崇尚武力的国度,根本没有任何战斗力可言。

   “你太过于多虑了!大明是什么样子,你心里还不清楚吗?

   现在我们不能和大明硬碰硬,他们人数众多、无论怎么换都是不值得。

   等到他们自己解决了自己的皇帝,我们再上不迟。

   这段时间,多多的磨练一下军队即可。”代善摆摆手,撤军是必要的。

   “大明!大明!大明!你知不知道大明已经没了!

   该死的朱由检直接成立了一个新的王朝,它的名字叫做大汉!

   只要此战我们能够战胜大汉,我们回到盛京成立大清!

   绝对不能给敌人发展的时间,要把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现在的朱由检不是你们之前所认识的,他极具野心与抱负。”黄大鸡咆哮道。

   根本没有人懂得自己的心思,也没有人真正正视过对手。

   轻视一个弱智是没有问题,要是轻视一个强者、那么只能洗干净脖子等死!

   “报!朱由检御驾亲征,带着队伍奋勇作战!”斥候急急忙忙跑过来汇报情况。

   瞬间所有人站起身子,彼此一脸不敢相信的表情。

   还以为崇祯继续呆在鸟笼子里面,没想到真的走出去、真的直面血淋淋的现实。

   黄大鸡深吸一口冷气,自己所担心的变成了现实。

   不得不对当下的朱由检刮目相看,他真的是一个敢想敢做的帝皇。

   “听到了没有!听到了没有!

   这个弱鸡皇帝都敢奋战前线,你说他无能?你说他废物?

   既然他要战、那便战,我们八旗输过谁!

   调动盛京一带的队伍,兵压整个晋地。

   一定要在崇祯没有崛起之前,直接将他扼杀在这里。”黄大鸡直接跟随着斥候赶赴战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