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康熙四十年

第一百三十一章 后宫前廷

康熙四十年 八千公里加急 2113 2024-05-30 14:31

  当然,就算是知道的话,胤禵也有足够应对的手段,毕竟现阶段太子最大的压力来源是康熙本人,这已经够其喝一壶了。

   众人散去之后,胤禵从内务府出来,准备住处换身衣服出去浪。

   这年头虽然没有什么空气污染,但也架不住道路通行条件不好,更何况今儿出门也没少往野地里去。

   作为一个皇子,总不好因为衣冠不整,被京城的各大高档场所拒绝接待吧,这话好说,但是传出去也不好听不是。

   胤禵乐呵呵往回走,刚进入后宫,就遇到了迎面走来的李德全。

   这个时候胤禵就开始在嘴中默念,不是来找我,不是来找我……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果然是怕什么来什么,只见李德全满脸堆笑,上前就要请安。

   一种不好的预感,让胤禵感到愈发不安。

   胤禵赶忙拉住李德全,小声道:“我说李公公,咱们俩可是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要是没什么大事儿,就当没看见我,忙着出宫。”

   可惜事不遂人愿,李德全笑道:“这不巧了吗,十四爷,还真有大事儿找您。”

   “现在皇上在宁寿宫等着,您还是亲自走一遭吧。”

   这个情况有点不太正常,胤禵心里有点犯嘀咕。

   按照惯例,康熙就算是去宁寿宫请安,也应该是在稍晚时候,而不是现在这种应该批阅奏章的时间段。

   因此,可以推断应该是皇太后主动召见的康熙。

   回想了一下最近的事情,也没什么是和后宫有关的大事,胤禵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

   于是小声问道:“就咱俩这关系,你可得跟我说实话,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我也好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李德全对于胤禵倒也没有太多想隐瞒的意思,稍微小声吐出了两个字:“太子。”

   胤禵一下子就明白过来了,看来这是有话传到后宫去了,估摸着皇太后可能要训人了。

   不过对于可能到来的挨训,胤禵倒也不太担心,只是可惜了自己的假期。

   就算是生产队的驴,这样使唤也不太合适。

   胤禵已经开始在心中发誓,以后再想休假的事情,我就去爬……

   多次的经验已经表明,只要想着休假,就一定没有好事儿,比特么的柯南还准。

   还是争取在日常多摸一摸鱼吧,老天应该还是会给留点活路的。

   既然放不成假了,胤禵的心态就有点躺平,跟随李德全来到宁寿宫,通禀获准,进去请安。

   背叫起之后,胤禵就注意到康熙的脸色有点不太好看,看来是为了照顾康熙的面子,已经提前单独训过了。

   清朝皇太后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皇权处于弱势阶段,皇太后的懿旨效力可能会实质上比圣旨的效力还要强。

   在两百多年,不到三百年的统治时期,幼年登基的皇帝出了好几位,其中就包括顺治、康熙、同治、道光,以及宣统。

   入关之后的十个皇帝中,儿皇帝占了一半。

   在这年皇帝的登基早期,基本上朝政都由太后说了算,比如从同治年间开始,前朝和后廷虽然有慈禧和慈安两位皇太后,但作为皇帝生母的慈禧显然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凭借崇高的地位,把我朝政数十年之久。

   而在皇权强盛的阶段,比如皇帝登基的中后期,或者成年皇子直接登基的情况下。

   太后的权利以及影响力,虽然被打压,但仍然是后宫礼仪之首。

   包括皇帝在内,但凡涉及后宫的决定也好,圣旨也罢,都必须把皇太后摆在首位。

   即便是皇帝想要册封皇后,圣旨的开头也需要注明,“奉皇太后懿旨”,之后才能是圣旨的正文部分。

   因此在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统治阶段,能给康熙脸色看的,现在也只剩下这位皇太后了。

   偷瞄之后,胤禵赶忙低头,但还是被康熙抓住了端倪,只听康熙道:“胤禵,你来跟太后解释下,怎么又和太子斗起来了,朕平时也没少教育你们,兄友弟恭的道理,怎么一遇到点事儿,还是这么冲动?”

   一套劈头盖脸过来,胤禵虽然有点莫名其妙,但多少还是听出了一点端倪。

   自己和太子之间的冲突,被人打了小报告,还故意歪曲了事实真相,说成单方面的责任。

   听完之后,胤禵再次抬头看了眼康熙,试图判断一下康熙的心思。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倒不是因为什么皇权至上的问题。

   而是作为晚辈和小辈,在这些长辈们面前,尤其是直系亲属,还比较疼你的那种,很多时候都没有所谓的人权保障的。

   这属于基本的道德伦理问题,没有必要过度引申。

   所以无论是康熙面前,还是皇太后面前,谈及家事的时候,胤禵一般只有听喝的份儿。

   岂料皇太后盯得太紧,康熙只能面无表情,故意催促道:“你就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跟太后说一遍,就像你之前在乾清宫和朕说的时候一样。”

   这话虽然听起来跟没说一样,但是胤禵非常容易听出了弦外之音,就是要保证两人说法的一致性,先把事情对付过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