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

第94章 侍郎是狗

  杨渤嘲讽陆林的建树都是瞎猫撞到死耗子。

   说完自己先哈哈哈大笑,内心无比畅快,就等着陆林出丑。

   可陆林一点都不生气,也跟着他哈哈大笑起来。

   “杨侍郎有所不知,我这人啊,一向运气好,瞎猫都碰到了这么多次的死耗子。”

   “比不得杨侍郎,都而立之年了,还靠着自己的本事,堂堂正正的办了这么一件扬名立万的事。”

   “大开眼界,佩服佩服啊。”

   陆林特意强调“一件”,气得杨渤吹胡子瞪眼。

   尼玛。

   臭小子,嘲讽本官都而立之年才了,才办了一件体面的事。

   好。

   很好!

   杨渤脸上挂不住,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忽然见陆林书房上竖着许多毛笔,顿时心生一计。

   “陆县子也爱收藏毛笔?”

   陆林微微皱眉,不知道他想干嘛,淡笑着应和了一句:“笔嘛,就是用来写字的,谈不上收藏。”

   “哎,县子谦虚了,我听闻最近文人都爱收藏好笔,现在文人较量,已经不是斗诗,而是斗笔。”

   “我看陆县子收藏如此齐全,县子实乃斗笔界鼻祖啊。”

   “哈哈哈。”

   杨渤说完,径直捋着他不大长的胡子,笑得洋洋得意。

   陆林愣了一会,顿时明白了。

   斗笔,逗比?

   杨大人真是见多识广啊,还知道逗比是骂人的词。

   难得啊。

   陆林刚想回击,门外忽然传来了一声狗叫,随即仆人拉着一条狗从院外经过。

   陆林一挑眉,指着那条狗道。

   “杨侍郎,你看那条是狼是狗啊?”

   杨渤顺着陆林的手指看了一眼,不屑的道。

   “是狼是狗?那还用问,肯定是……”

   嗯?!

   侍郎是狗?

   好家伙,骂本官是狗!

   杨侍郎强忍着怒火,干咳一声道:“陆县子怎么地连狼跟狗都分不清呢,那自然是狗了。”

   “哦?杨侍郎何以见得啊?”陆林一副大惊小怪的模样。

   这小混蛋,都骂过他了,还想干什么?杨侍郎不知道他又在密谋什么,但还是接着说道。

   “那不简单吗,尾巴向下的是狼,尾巴上竖的是狗,它的尾巴是上竖的,所以它是狗。”

   陆林闻言,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哦,尚书是狗,领教了领教了。”

   “不是……”

   杨侍郎差点骂娘:“什么尚书是狗,本官说的是上竖是狗……”

   “对对对,尚书是狗,杨侍郎说得极对。”

   “你看我,还是太年轻了,连侍郎是狗我都分不清,多亏了杨侍郎指教啊,日后有机会,我定要将此事好好的转述给你们礼部的尚书大人。”

   陆林强忍着笑,一本正经的道。

   杨侍郎被噎了一下,顿时歇菜。

   好毒一张嘴,难怪连徐国公都吃了他的哑巴亏。

   比功绩比不过,骂人也骂不过,杨侍郎也没心思在待下去了,径直起身,一甩衣袖,愤然离去。

   你以为他就这么认输了?

   绝不可能。

   回去当夜,他就写了份密信,让人送到了安南国留在南京的使臣手上。

   添油加醋的指责陆林诬陷他们安南国王得位不正,打压百姓,欺瞒大明,言语中,恨不得将陆林置于死地。

   安南国使臣得到密保,气得火冒三丈,第二日便入宫见了皇帝,要求皇帝严惩造谣生事者。

   朱棣看了朱能一眼,朱能立刻摇头,死命否认。

   陛下明鉴啊,臣可是一个字没说,臣也不知道安南国使臣如何得知陆林质疑过安南国胡氏。

   “使臣莫不是听岔了,据朕所知,陆县子为人正直,断不会随意诬陷他人。”

   “而且陆县子虽有爵位在身,却并无一官半职,从不参与朝政,怕且都不知道安南国王一事,何来诬陷一说?”

   朱棣尽力为陆林开脱,虽然他真的说过,但也不过是就事论事,诬陷?从何说起。

   不知道哪个大嘴巴子把这事给泄露了出去,朱能跟朕都没有,若不是他自己,那定然是他府中有不安分之人。

   罢了,先将使臣敷衍过去,回头在料理这个人。

   面对朱棣的说辞,使臣并不买账,依旧嚷嚷着要惩罚此人,还他们国王一个公道。

   “大明皇上,此乃我亲信亲耳听闻,绝不会有假,若是皇上不信,大可将这位陆县子召入宫中,我愿与他当面对质。”

   朱棣闻言,恨不得翻他一个白眼,差不多得了,朕的好大儿,岂是你说对质就对质的?

   而且以陆林这性子,若是召他对质,他指不定就认了。

   没想对质,没门。

   “那使臣觉得,该如何惩处啊?”

   使臣一听皇帝松口,也不客气,直接道:“大明皇帝,自然该按大明律,造谣生事者,截舌。”

   “截舌?”

   奉天殿一片哗然。

   连朱棣都差点跳了起来。

   截舌?

   你仿佛在开玩笑,现在是割人舌头啊,不是割头发,说割就割啊,你们安南国王也未免太金贵了,说你两句就要割舌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