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宋胆

第54章 老少离别对着演

宋胆 憨皮拉朋丫 2142 2024-05-30 14:32

  赵维不说,赵晔也懒得问。回到自己屋还在琢磨,这混蛋怎么突然变聪明了呢?

   今天要是没有赵维,肯定得让谢中原和正念和尚当猴儿耍。而且,耍完还得吐槽这孩子太好骗那种。

   第二天一大早,谢中原就来馆驿告知二人,中午北条时宗设私宴款待二王。

   与会宾主,除了北条时宗,就只有赵维、赵晔。

   对此,赵晔白嫩俊脸一撇,“这是没套出话来,自己亲自下场了?”

   好吧,和赵晔猜的差不多,甚至尤过不及。

   昨夜,谢中原、正念与宋王相见,北条时宗本以为,两个少年人还不手到擒来?

   结果,谢中原就没套出什么有用的东西。

   一到关键问题,那两个小子就三缄其口,左右言它,连大宋现在在哪都不知道。

   起初,谢中原以为自己露馅儿了,毕竟这等伎俩并不算高明。要不是怕天皇一脉抢了先,也不会这么着急,使得漏洞百出。

   可是,回到北条时宗处,将原委一说,北条时宗却道:“你们没有露出破绽。因为即使被看穿,也无甚影响。”

   正如赵维所说,东瀛和大宋的诉求是一样的,就是抗元。

   即使知道谢中原别有用心又如何?只要把北条时宗的态度传达到,两方各取所需便可。

   这已经不是阴谋,而是阳谋,不怕看穿。

   可是,为什么还是什么都不肯说呢?

   “除非......”

   北条时宗想到一种可能,“除非是宋廷所在确实极为机密。回来之前,宋皇已经告诫他们,无论如何不可透露。”

   “可...还是不对!”北条时宗有些乱。

   “隐蔽宋廷行藏,一定是怕元人追击而至。这也说明,宋人短期之内不打算与元人正面交战,要修养生息。那为什么还要派两个赵家宗亲回宋呢?”

   “只两年就派人回宋...纠集民意,说明大宋很底气,用不了几年便可反攻。但为何还要藏匿呢?”

   北条时宗突然发现,他陷入了一个怪圈,绕不出来了,怎么想也想不通。

   而且,如果大宋真的不是来借地休养的,那他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哀然一叹,“宋人意向不明,若真不肯援助,时宗也只能带领得宗家做好玉碎的准备了啊!东瀛亡于我手,真的不甘心啊......”

   北条时宗没想过要降,因为已经降不了了。

   他斩了来使,杀了俘虏,几次拒绝元朝招安,大元皇帝是绝不会容忍这样的奇耻大辱。

   北条时宗也是明白,如果元朝真有占领东瀛的那一天,就是得宗家灭亡的时刻。

   也正因为连北条时宗都想不通宋人到底是何用意,这才有了午间的私宴。

   他要和大宋宁王当面较量一番,看看能不能从中得知宋廷的意图。

   至于为什么是宁王,而不是被人广为称道的璐王...北条时宗只能说,让那些讹传都见鬼去吧!

   现在傻子都看得出来谁才是主心骨。

   然而,北条时宗失望了。

   一顿饭吃下来,那个该死的宁王什么都不肯说,甚至比在谢中原和正念面前说的还少。

   不但什么都没从赵维嘴里得到,反倒把北条时宗说郁闷了。

   “时宗执权,‘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我宋人的俚语,送给执权。”

   ......

   “执权不必悲观,元军劳师远征必不长久,只要坚持,哪怕是暂时示弱,也无不可嘛!”

   ......

   “打不过是必然的,元军气势正盛,当避其锋芒,我大宋便是如此啊!缓个三年五载,不不不....执权别当真,三五年是肯定不够的。”

   ......

   “说句心里话,执权万不可做玉碎之想。东瀛武士个个豪杰,本王甚是佩服!若一战死光了,却是可惜。”

   ......

   “执权要早做打算啊,别等元人攻岛之时,再寻后路可就晚了!”

   气的北条时宗想撕了赵维的嘴,特么这还没打呢,就给我听丧气话。

   但由此北条时宗也笃定了一些东西,那就是:这个混蛋肯定隐瞒了什么。尤其是在夸夸其谈之时,多次提到什么三五年便可反攻。

   这让北条时宗更加的摸不着头脑。

   大宋到底在哪?哪能让他们三五年就可反攻而归?

   ......

   两天之后,大宋二王收拾行装,定下明日便离开东瀛南下大宋的行程。

   这让北条时宗更加的措手不及,完全没想到赵维会这么快就走。

   看来,大宋于东瀛借地之事,完全是他一厢情愿,人家并无此意。

   当夜,赵维、赵晔正于馆驿歇息,只等明日启程。结果,却有侍卫通传,圆觉寺法尊正念禅师来访。

   赵维出门迎接,把正念请入内室。

   “大师深夜前来,小王怎担待得起?”

   正念摆手,老目苦楚,“皆是丧家之犬,异乡短聚竟又要分别,贫僧来送送殿下!”

   赵维一听,苦从心生,竟落下泪来,“大师...保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