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汉的光芒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朕只有尽力而为了

大汉的光芒 以爱封城 2101 2024-05-30 14:32

  “司马相如,你作赋的时候,会不会有创作瓶颈啊?就是写不出文章了,思绪枯竭那种。”

   对于这些以作汉赋闻名于世的才子,是不是同样面临着和现代人相同的问题,或者是才学出众,根本不用考虑创作瓶颈这么一说,刘彻表示好奇。

   似乎是有些讶异,司马相如脸上露出摸不着头脑的表情,偏了偏头,又从容笑道:“无论是大儒还是小民,都会有这种情况,不过只要小休几日,也就恢复的差不多了,再回头绪上思路就行了。”

   没什么不同嘛……

   看来大多数人认为人心不古,都有些说屁话的成分,他们把对现实的不满,都寄托在了对比,把古代的一切统统赞美一遍,好来展示自己的孤傲,但实际上,明显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人心还是那个人心,

   只不过是,

   把月在故乡明,

   换了一种表达的方式而已……

   把司马相如拉到一边,刘彻笑咪咪道:“你那岳丈,卓王孙这个人,你了解么?”

   “陛下你问这个作甚?”

   摸了摸下巴上浅短的胡须,右手轻敲椅子,刘彻才淡淡回答道:“朕想推选出一些地方上家财万贯的商贾,把一些利国利民之事交代给他们。

   所以必须要找出来一些富而谦恭,有陶朱公之风,关心国事,不以利为先的仁义商人。

   以你对卓王孙的了解,肯定胜过朕,向你询问他的事,也不过是为了治国理政之大事而已,你不需要太过小心,一五一十从心而论的评价就行了!”

   “说起臣那岳丈,除了死守家业,为人刻板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不义之举,他与县令王吉多有来往,也算是恭善有礼,对于商贾一道颇有见解,安分守已,积攒财富。

   除了没有多少回馈乡里、放利于民外,其品行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司马相如知道刘彻的厉害,也不会打马虎眼,直言不讳的说了出来。

   点点头,刘彻抿嘴笑道:“司马相如你没有让朕失望,虽说朕提倡举贤不避亲,但还是要讲知其品性的。你说的和朕查到的并无很大出入,没有糊弄朕的意思,甚慰!”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行了,别给朕说这些官话,朕一点也不想听,臣子们的所作所为,朕都会心中有数,做出来给朕看就可以了,事实胜于雄辩!”刘彻耸耸肩道。

   有些憋不住了,

   一整天下来,韩嫣都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让人看了心烦加急躁,很不爽的感觉,刘彻拍了拍他肩膀,无奈道:“你这是怎么了?谁招你惹你了,你摆脸色给朕看,不觉得很不雅观吗?”

   “臣没有摆脸色给陛下看……”

   刘彻哼哼道:“那就说出你的故事!”

   “前些日子,路过宫门口,臣看见一个妇女在墙角的不远处痛哭流涕,声嘶力竭的哀声,让臣听了,心里面很不是滋味,那是何等的悲惨遭遇,才会有如此凄厉的泣血之音。

   经过打听臣才知道,那女子有三个孩子还未出生就夭折了,近些年好不容易才生下一个儿子,谁知又在前几日,冬夜中永远的沉睡了下去……

   她遭受如此的打击,实在有些扛不住,在城外埋葬了她的儿子之后,回去的路上,经过宫门口,心力交瘁下,便有了臣看到的一幕。”

   刘彻沉默了,

   然后出了一趟宫,

   想了解一下,民间为什么会有这类事情发生。

   经过打听,刘彻才知道,在古代,难产率竟然是达到了可怕的百分三四十,加上各种原因,几乎每生一个孩子都是一次磨难……

   首先由于条件限制,古代孕妇很容易因难产或产后大出血,而性命不保。

   但很遗憾的是,这在当时换来的不是更多的怜惜,而会被视为“血光之灾”,孕妇分娩因此为“不洁”,在家生产是大忌讳!丈夫陪产更是奢望。

   所以从秦汉时期一直到清朝,人们往往在坟墓或道路旁,临时搭一个草棚做产房(“舍丘墓”“庐道畔”)。你是从路边捡来的,或者是石头里蹦出来的这类话并不是无迹可循,而是真真切切,因切身体会,才从古代传下来的苦笑话。

   回到宫里面,刘彻很想发一道诏令,来斥责这些陋习,但他知道,这根本就于事无补,天下人不会听从这种背弃传承的诏书,只会反感,进而引起动乱。

   最后,他只发了一道紧急命令,就是召见丞相卫绾,想好好先处理一番生育问题。

   殿内气氛明显有些压抑,踏进殿门的卫绾察觉到不同寻常之处,又见刘彻一脸铁青,小心翼翼道:“不知陛下招臣过来有何事相商,臣一定肝脑涂地,尽力为陛下解忧!”

   “哼,解忧?朕的忧虑你是解不开的,这还得朕自己尽力而为!”顿了顿,刘彻又道:“朝廷的生育令是何种内容?丞相为朕解答一番吧!”

   卫绾没有迟疑,立即回道:“建朝初年因人口过少,高祖曾下令,凡是年满15岁的女性,若是没有嫁娶,那就需要交120钱的税,而此命令一下,家中贫穷的人家迅速嫁女儿,人口数量在之后几年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