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东汉末年生存记

第249章 太行山上

东汉末年生存记 山村老曲 2079 2024-05-30 14:32

  李广超等人被押送出住处,他们看着这些兵士紧张起来,怀疑自己即将被押送到刑场。

   “这是要带我们去哪里?”李广超有些心虚的问道。

   这些兵士看都不看问话的人,继续押着五人走,这让五人越发的担忧起来。

   五人被带到了官署的一个屋子里。

   于正认识那个屋里的三个人。

   最年轻的是州牧,这个人官最大。相对年轻的是太守,另一个老者为郡尉。

   霍东开口说道:“你们是想留下来种地,还是回到太行山都可以,走的人会给一点粮食。说说吧,你们怎么选择?”

   于正不知道州牧话中的真假,他孤身一身,了无牵挂,留下来最可能保住性命,他率先说道:“我愿意留下来种地。”

   李广超等人面面相觑,最后李广超站出来说道:“你们当真会放了我们?”

   霍东看着这几个犹豫不决的人,这些人都认为自己很重要,其实在霍东眼里,他们不如会耕地的百姓。

   苏吕开口说道:“赶紧做决定,别让我们替你们做决定。”

   李广超咬了咬牙说道:“我选择走!”

   接着兵士给了他一小袋粮食与一小包盐。

   李广超木然抱着粮食的站在那里,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做。

   “拿完粮食就可以走了。”苏吕开口说道。

   李广超回过神来,他转身走出了屋子,看没有兵士阻拦,他赶紧拿着粮食出了官署,向着城门走去。

   其他三人见此也选择拿粮食回太行山,屋子里只剩下于正了。

   霍东笑着对于正说道:“你要是后悔了,现在重新选择还来得及。”

   于正叹口气说道:“原本我在我们村一里地种的最好,后来赋税越来越重,种出来的粮食都不够交的,然后我就选择当匪了,但我发现当匪也吃不饱,每天还提心吊胆。如今能安心种地,也算满足我的心愿了。不知道会把我安置到哪里?”

   霍东想了想说道:“你就在上党郡吧。”

   其他的黑山军被送往北地郡了,此人在黑山军有一定的影响力,把他单独安排到这,省的此人与利用影响力形成小团体。

   令狐昌说道:“我们会把拿出五亩军屯田给你,前两年交三成收获,两年后交二成,种的年头越多,你交的粮食越少。明日你就可以领到种子播种了。我会让人带你去办理地契,还会给你安排个住处。”

   接着于正被一个官吏带走了。

   令狐昌开口对霍东说道:“主公,这些太行山上的百姓没有多少吃的了,我们是否可以派一些兵士在他们来的路上接应一下。”

   苏吕说道:“我也认为应该去接应一下,有时候有不少人就因为一顿饭而饿死,我们在半路上接应不止可以救活不少人,还可以制止百姓为吃的互相劫掠。”

   霍东思考一会说道:“接应可以,但一定要准备妥当,小心黑山军过来偷袭。在那里建立好营地,没准日后我们会从那里攻入太行山,要是兵力不够,可以与我说,我从河东调些兵士过来。”

   “上党郡的兵士够了,我会从潞县与屯留再调集一千兵马过来,足以确保壶口关的安全。”

   苏吕拒绝了,他们上党郡的事情让河东郡出兵帮忙有些掉脸面。再者,经过黑山军攻城后,他认为这些黑山军对壶口关造成不了威胁。

   霍东看这里的事情处理差不多了,他的腰也养的差不多了,他就起身返回了安邑城。

   太行山一个棚区,一个近五十的老妇人正匆忙的走着。

   她来到一个用树枝搭建的棚子,树枝上面铺了大量的干草,可以防雨雪。

   当进入棚子里看见两个孩子后,她悬着的心放下了,现在大家都缺吃的,有些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两个孩子中,女孩七岁左右,男孩五岁左右,看见老人回来后,都赶紧扑了过来,他们太饿了。

   老人从怀中把野菜拿出来,现在周边的野菜都没了,要想挖得深入山林,两个孩子太小走不远,她又背不动,只能让孩子躲棚子里不出来。

   老人每次出去都怕两个孩子不见了,但不出去三人都得饿死。

   老人检查一下留下的火种,把一些干草铺在火种上,不一会干草就开始燃烧了,她把藏起来的釜拿出来,放到火上,往里倒入水。

   老人要处理野菜了,回头看见两个孩子正在把野菜往嘴里塞,她赶紧夺过来。

   小男孩立马就哭了起来,小女孩本来不想哭的,看见弟弟哭了起来后她也跟着哭了。

   老人对两个孩子的哭声无动于衷,孩子还能哭动,就证明身体没有问题。

   老人小心的清理野菜上面的土,今天运气不错,她还捡到了几个蘑菇。

   处里好的野菜与蘑菇放入釜中,等待熟了就可以吃了,她的肚子也饿的咕咕直叫。

   终于熟了,两个孩子见大母(奶奶)不理他们后早已经停止哭声,正翘首以盼釜中的食物。

   老人手里拿着树皮隔热,然后小心把釜取下,接着保留好火种,生火实在是太难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