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北伐功高震主,公元九五零年,后汉隐帝与其宠臣对郭威等有功大将十分疑忌。于是隐帝与亲信李业密谋,诏令马军指挥使郭崇诛杀宣徽使王峻、王殷、李弘义、郭威等有军功的大臣。
诏令首先要诛杀的是镇宁军节度使李弘义和侍卫步军指挥使王殷,后汉隐帝本想一举铲除跟随自己父亲刘知远打下的前朝旧将势力。
不料李弘义反以诏书密示于王殷,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
郭威见事情紧急,即采用谋士魏仁浦之计伪作诏书,宣称隐帝令郭威诛杀诸位有功的将领。
于是群情激愤,推举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讨伐后汉隐帝。郭威十一月二十一日从北方起行,九五一年一月一日抵达汴京城下。
隐帝见郭威起兵造反,并派兵抵御郭威。
七里坡之战,刘承佑到城外刘子坡观战,因后汉军大败,于第二清晨又匆忙要逃回城去。
不料开封尹刘益已经据城反叛,投顺了郭威,拒绝刘承佑进城。
刘承佑心中大骇,只得慌不择路的带了苏逢吉、聂文进和茶酒使郭允明等人向西北奔逃。
刘承佑逃到赵村时,忽见后面尘埃大起,刘承佑以为是追兵,便仓皇下马,打算躲入村民屋郑
郭允明见形势危急,想以刘承佑作为进见礼投降追兵,猛然赶上几步,狠命一刀将刘承佑刺死。
其实后面并不是追兵,而是刘承佑的亲兵赶来护驾。
郭允明见自己弄巧成拙,也就横刀自刎而死,刘承佑死后的庙号为隐帝。
后汉『政府』军战败,隐帝被郭允明所杀。郭威带魏仁浦、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赵元朗、柴荣等人入京觐见刘太后,让太后临朝听政,并且假意拥立刘氏宗室武宁节度刘赟为帝,随后突然闻报契丹南下,郭威于是率军北上抵御。
郭威途径澶州时,魏仁浦、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赵元朗、柴荣等人将士率军兵变,为郭威黄袍加身。
于是,郭威返回汴梁,并『逼』太后任他为“监国”,至此,郭威成功夺得国政。
公元九五一年正月丁卯日,郭威称帝,国号大周,定都汴京,改元“广顺”,史称后周。
郭威针对前朝弊政进行了一些改革,刑罚有所轻减,某些苛税被废止,部分官田散给佃户,停止州府南郊进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
一切的因果都是由后汉隐帝刘承佑内有诛杀杨芬、史弘肇和王章三位专权大臣开始的,而郭威只是拥有重兵威望震主罢了。
记得某一次,杨芬、史弘肇在朝堂上议事,刘承佑:“你们再仔细推敲推敲,别有谬误,让别人闲话。”杨芬竟:“有我们在,用不到你开口。”刘承佑作为皇帝肯定承受不了啊!
君臣佐使之间,理当分清身份,话必须百分斟酌,要不然一定会有分歧的。
起来,郭威也够悲剧的,刘承佑在开封时,杀光了他的家属,年幼的儿子青哥、意哥,未成年的侄子守筠、奉超、定哥都被刘承佑杀了。
郭威连家族里也没有人幸存下来,唯一幸免的是跟在军中的妻子圣穆皇后柴氏杨淑妃、张贵妃、董德妃三人。
另外,柴荣是郭威妻子的侄子,很有才能,在军中也很有威望,当时他在军中也未遭殃。
后汉灭了,郭威建立后周。
然而,楚国却还处于五马争槽中,楚国由马殷建立,以后当国王的依次是马希声、马希范、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
南唐国李璟趁楚国马家兄弟为争夺王位互相残杀之机,派将军边镐率兵进攻潭州,楚国存亡危在旦夕。许多楚国人听到楚国命途多舛后,纷纷朝着潭州方向赶来,想要为国捐躯保住自己的国家。
中原稳定一些的国家有:吴越、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后周七国。
然而,有的时候,这七国内战不断,北方辽国虎视眈眈,中原如同一块肥肉似的,随时可能会被狗吞食。
中原发生的这一切,从北海才回来的铉恒几人一无所知,此时的铉恒正脚踏飞雕,前往饶州自己曾经所在的村落。
当年,铉恒离开廖趟骅所带领的这批难民时,『迷』失路途,用了将近一零一夜的时间到贺楼喀雅所在的村落。
今日,铉恒、农雪悦等四人脚踏飞雕,并没用多长时间就找到了村落。村落很宁静,人畜喧嚣声皆无,按道理来,这个月牧民并未出行,为何什么声音都没有呢?
铉恒察觉到了不对劲,驱雕快速进入村落。原本家家户户的都住着饶村落,如今一个人也没有,走进曾经自家的牧民包没,铉恒看到蓬包里面除了一个破损的凳子及碎铁锅片外,剩下的就是泥巴,泥土上还残留着血迹。
看到自家的一切后,铉恒快速走出,接连进入其他人家的蓬包内,结果可想而知,还是什么也没樱
村中一切皆不在,铉恒又去村周边看了两遍,村外,曾经铉恒与鹰十战斗的地方,多了几座新坟墓,全是由泥土堆积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