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燕王

第85章 施主道长

大宋燕王 战国萧烟 2099 2024-05-30 14:33

  太阳才偏西没多久,等日落估计还要两三个时辰。

   这段时间如果没人找过来,那他们就可以好好休息一个晚上,明天再做打算。

   但这两三个时辰有些难熬。

   清尘道长出去没多少时间就急匆匆的回来了,见杨丛义保持她离开时的姿势端坐着,脸上焦虑的情绪这才淡了几分。

   “喝点水吧,一会儿我再看看能不能在附近找到吃的。”她把装满水的竹筒盖子打开,递给杨丛义。

   杨丛义也实在有些口渴,顾不得客气,接过来就大口喝了半筒,还给清尘道长后,才说道:“你也累了,先不忙,休息会儿,等太阳落了再说。”说完就闭上眼睛继续运气练功。

   清尘道长没有再说什么,默默在杨丛义一旁盘腿坐下,也开始练功,恢复精神。

   火辣的太阳虽然照不进石崖,可也把空气烤的火热,密林无风,二人并不好过。杨丛义凝神听着周围的动静,如果有土匪找来就得提前跑路。好在这个焦躁的下午平安无事,没有任何树林,前来打扰。

   日落时分,清尘道长又出去了一趟,回来时带回了一些煮熟的鸟蛋。看着鸟蛋,杨丛义由衷的佩服,这小道长还真不简单,野外生活技能比他也差不了多少。

   吃完东西,石崖下的温度也逐渐降下来,天『色』也暗了下来,月亮在天空中显现,星星点点,还不怎么清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杨丛义忽然有感而发。

   清尘道长问道:“这是诗吗?”

   杨丛义笑道:“这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丞相的《短歌行》,这只是其中的几句。”

   清尘道长又道:“我爹以前也经常读诗。你读过十几年书,应该写过不少诗吧,可以念给我听听吗?”

   杨丛义笑道:“我读的诗多,写的很少。现在没事儿,作首诗,念给你听听。”说完就开始苦思沉『吟』。

   写诗他不太擅长,但这种情况下还是应该作一首,不然十几年的书不是白读了。

   清尘道长一听杨丛义要作诗,立即很有兴致的坐在一旁,安静的等待。

   过不多久,只听杨丛义口中念道:

   天上悬明月,林下卧少年。

   那年风云变,一梦回从前。

   天意何捉弄,身在山林间。

   习得半招技,方离大别山。

   路遇不平事,太湖县里冤。

   青天救一命,从此不得闲。

   为酬知遇恩,奔波山水间。

   一动无小事,谁知苦与险。

   方才历两月,又入天柱山。

   盘龙品羹汤,山上为蛇忙。

   山间奔一夜,寻地把身藏。

   蛇毒未能除,恍然一梦长。

   忽闻有道长,犹如自天降。

   丹心施妙手,片刻已安康。

   道长似神人,拔剑退蛇群。

   不知天地理,十掌知教训。

   道长去取水,石崖把路困。

   纤手分山石,石中现石洞。

   滴滴有水声,池边有木桶。

   大恩不言谢,挥手就离别。

   惟愿红尘见,好把恩情还。

   转眼再相见,还在山水间。

   如今又一命,此生怎能还。

   悉心养身好,辞别又下山。

   我欲去香炉,道长随身边。

   此去多坎坷,未知天涯远。

   明月长相随,前路何人伴?

   杨丛义一口气娓娓道来,诉说这两年遭遇的幸酸,还有对以后要走的这条路满满的担忧。

   这首长诗虽然不怎么样,可清尘道长听的认真,这是他在诉说自己的经历,虽然不太明白,但听来感觉很心情沉重,也有些压抑,后半部分的经历她参与了,倒是清清楚楚,他的担忧,她也一清二楚,便说道:“这么长的诗,你可真厉害,也许能个考状元呢。”

   杨丛义略有些尴尬的笑道:“写诗什么的我并不擅长,拿诗文去考状元那还是算了。”

   “你以后考了状元还会回山里来吗?”清尘道长又问道。

   杨丛义想也不想的答道:“真考了状元就该有大事要做了,哪还有时间到山里来悠闲。这次出山,恐怕没什么机会再回来了。要是你跟你师父到了外面,可以去找我,不出意外的话,我会在怀宁衙门待很长一段时间,你们去的话肯定能找到我。”

   清尘道长沉默了,许久之后才说道:“师父很少出山进城,这次离开盘龙山外出云游,可能会一路往北走,出天柱山,经桐柏山,向西去华山,再到峨眉山,最后可能会在衡山潜心修炼。你去考状元,我们以后应该见不到了。”

   杨丛义听后却笑道:“这天下能去的地方就这么大,不管多远的路程,一年半载也能赶到。要是你们到了衡山,决定在那儿不走了,给我传个信,我有时间就去找你们,路再远,总会再见的。”

   清尘道长道:“你真会去看我们吗?路那么远,师父说这一路下来,快的话一两年,慢的话三五年,上十年都有可能,那么长时间以后,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我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