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回到明末当帝王

第803章 营救汤若望(3)

回到明末当帝王 星星草 1994 2024-05-30 14:33

  多尔衮和顺治帝被朱由崧赶回盛京这几年,在宁完我和洪承畴的作用下,也有孝庄皇太后的功劳,鞑子们被汉化的非常快。

   从中央机构的设置到地方官的设置,再到军队的编制,基本上跟大明朝没有多大的区别。

   鞑子们最大的变化就是他们脑袋上金钱鼠尾辫变成了半剃半留的马尾长辫。

   大明的军队也有把总,大体上相当于后世的营长,手底下管着三四百人。只不过这是京营兵特有的编制,其他兵实行的都是卫所制。现在大清的军队也学习这种编制,成立了把总,以代替以前相应的军事编制的牛录。

   汤若望的教堂,多尔衮专门给他配了一个把总的清兵,负责保护教堂,维持秩序,保护汤若望的安全,就像他的亲兵卫队。另外是监督汤若望,怕他逃跑。

   这几年这个把总因为汤若望的表现出色,很听话,该传教传教,该为他们研制大炮就研制大炮,功劳不小,皇太后和摄政王对他都比较满意,因此这三四百鞑子兵就放松了警惕。

   这个把总每天派出几个队官,领着几十人在前后左右几个门,负责巡逻值守,这几年也平安无事,除了皇太后和摄政王召见,汤若望基本上也不到教堂外面,自然也没有人敢来这教堂寻衅滋事。

   因此这名把总带领着三四百鞑子兵,越来越轻松,每天随便派出一些兵力,例行一下公事就行。

   但是万万没料到这一天,鞑子的把总突然接到报告,说倘若离开了教堂,跟着一男一女两个汉人要出去讲经说道。而且这两个汉人都是来自大明的生意人。

   鞑子的把总就提高了警惕,因为盛京虽然是大清的京师,但是鱼龙混杂,这座城里住的不光有鞑子,还有朝鲜人,汉人,蒙古人,以及各地来往的商客小贩等。万一有大明的奸细混进来,汤若望万一出一点儿闪失,他这把总做不成不说,恐怕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因此他立即穿戴整齐,带着亲兵卫队来到了教堂观看究竟。

   等了半天,汤若望和那名带着十几名鞑子兵跟着他去的鞑子队官还没有回来。

   得知汤若望去的地方离教堂不远。把总再次派人去打探,正在这个时候,有一名鞑子兵跑过来向他报告,离这不远处的一条街上,五名鞑子兵被一名汉人女子斩杀。

   把总立即派出一名队官,带着五十名鞑子的兵将赶到出事地点,现场注意查验,那名队官很快跑回来了。死的五名鞑子全是他们的下属,还有一架马车,经过查验的是教堂的马车。

   鞑子的把总立即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命令全体集合,带着队伍往张家老店而来,到这里面就把店房给包围了。

   但是里面除了鞑子的九具尸体之外,人去屋空,汤若望等人已经踪迹不见。店房里的客人知道出大事了,胆小怕事的包括店里的小二也都溜之乎了。

   只剩下一个店老板,和一些没有跑得了的客人,被带到了把总面前问话。

   这些人战战兢兢的把看到的和听到的经过说了一遍,鞑子把总勃然大怒,一声令下,连店老板和这些住店客人全部斩杀,血溅张家老店。

   然后把总一边组织追逃,一边赶紧上报京营守备。因为他觉得这些大明的商人绝对不是一般的生意人,肯定是明军的奸细,通过查验店房住宿登记本,发现李全他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好几天了。

   如果汤若望被人整走或者被杀,他真的就完蛋了,这明把总吓得魂不附体,把手下三四百人分成了几个组,每组百七八十人由队官率领,他亲自领百人队伍,对附近的大街小巷进行追击搜捕。

   在一条胡同中,李全他们被几十名鞑子追上来了。

   马车毕竟跑不过战马,一看追过来这么多鞑子的兵将,李全只有亲自留下来断后,让手下三名锦衣卫,保护着马车先走。他们必须尽快赶到南城门口,大批的清军很快就会出动,城门封锁之前,他们必须得保着汤先生杀出城外,否则,他们真的就插翅难逃了。

   箭风呼啸,数支利箭破空飞来。李全挥舞着手中的绣春刀,上护其身,下护其马,杂乱的金属鸣响,飞过来的利箭纷纷落地。

   眨眼之间,几十名鞑子兵挥舞着手中的战刀便冲到了近前。

   李全纵马杀向鞑子,刀光闪烁处,砍向李全的利刃被荡开,前面的数名鞑子纷纷惨叫落马。

   后面的鞑子兵没想到这个商人模样的汉人武艺如此高强,嚎叫着一起冲上来。

   李全施展开长平生所能,他这个大明的锦衣卫头子不是白当的,武艺不是一般的高强,把手中的绣春刀舞得上下翻飞,又有数名鞑子被斩落马下。

   眨眼之间,狭窄的胡同里已经躺下了鞑子的十几名死尸。

   后面的鞑子一看,此人太过勇猛,有几个张弓搭箭,嗖嗖嗖,对着李全就射过来几箭。双方距离太近了,鞑子们放的又是冷箭,因此有一箭李全没躲利索,噗的一声,正中后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