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朝小官员

第373章 海运

明朝小官员 新科奶爸 1981 2024-05-30 14:33

  安排了家事之后,张超快马加鞭的出海了,是的,不出海也不行呀,大明朝南北的交通枢纽运河被冲断了,现如今南北的水路交通已经断绝。

   要不是北京还有大批的漕粮储存,北京城断炊都有可能,即便如此,北京现在的物价仍然是往年的好几倍,作为大明朝的忠臣,张超怎么能不为君分忧。

   在张超的统筹下,有二十条三桅大船,满载着粮食布匹等生活物资,他们将在『荡』倭营水营的指引下,从松江府出发,目的地是天津。这些商人都是合作银的提交者,所以『荡』倭营有责任保护他们到达天津。

   此时的黄海,风平浪静,看着长长的船队排成一列行驶在大海上,张超心情十分愉快。

   张超笑容满面的恭维王守仁,“伯安,你是浙江乡试的经魁,今年的会试当然也不在话下,真是让人羡慕呀,二十岁的进士呀!”

   听张超这么说话,王守仁觉得很不好意思,他今年二十不到,要是能考中进士,那可不得了,顷刻之间就会名闻天下,与杨廷和费宏等人齐名。

   所以王守仁理所应该的谦虚了一番,张超笑着说道,“伯安不用太过谦虚,你的才干本官还是清楚的,浙江的经魁要是会试不中,考官才是瞎了眼。只是坦率说,我不希望你到时候去翰林院虚耗光阴。”

   听张超这么一说,王守仁立刻来了精神,很明显张超对于翰林院有些看法,张超解释道,“本朝把一大群读书人圈在翰林院,整日里舞诗弄文,却不让他们去地方郡县历练。等这些人资历足够以后,却可以轻轻松松的成为六部堂官,甚至入阁秉政,实在是太舒服了。

   但是这些人久在中枢,不谙下情,遇到问题,他们能够拿出来的解决方案总也脱不了前人的窠臼。但是时移世易,天下总是在变化的,总有一天,这样的制度会出大问题。”

   张超说完之后,指了指船队,“别的不说,就说这南粮北运吧,大水冲毁了漕运,以前从未遇到,朝廷就想不到可以海运,眼睁睁的看着京师物价腾贵。既然三宝太监可以泛海到西洋,我朝运些粮食到京师又有何难?”

   听张超这么公开的指责,王守仁愣住了,他父亲正在翰林院,所以他只能沉默不语。张超这时摇摇头,“事实上也不是他们不知道海运,恐怕是阻拦太大吧。也不知道我捅开了这层窗户纸是对还是错?

   但是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为国为民,整日里为了一些蝇营狗苟,这也不行,那也不能,实在是太憋屈了。做就做了,到时候就算被处置,本官也毫无怨言。”

   张超这么一说,王守仁十分佩服,他不由得拱手施礼,“老师真是为国不计个人得失,学生佩服之至。”

   张超笑着摇摇头,“我自吹自擂罢了,伯安,不必如此。”

   说完之后,张超摇摇晃晃的回到船舱中。他这段话既是有感而发,也是故意对王守仁说得,想通过他的口传到有心人的耳中。

   他一个三甲进士对翰林院不满,当然很正常,凭什么老子累死累活,你们待在北京就可以顺利升官。

   至于他指责朝廷的那些话,事实上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看法。比如刘大夏,当年翰林不干,非要下部,估计他也是这样的看法。

   张超也不怕有人给他小鞋穿,老子凭本事当官,怕个鸟!真要不自在了,就辞职回家,到时候带着船队四方游『荡』,或者去吕宋欺负土人,给自己再找几条后路。

   这一年随着合作银的顺利征收,张超的心境有了很大变化,他胆子越来越大,想试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总觉得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捆绑,在这个时代一定会无往而不利。

   就这样,张超率领着船队在天津登陆,有大批的南货抵达的消息传到京师,京城立刻就轰动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运河冲断之后,南方的物资竟然通过海路大规模的运到北方,这还是第一回,有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再也不用担心物价高涨了。

   本来囤货居奇的商人见势不妙,也开始了抛售,这样一来,北京的物价顷刻之间就跌落了一小半。

   张超到处散播船队的东主都是『荡』倭营的合作商,他们感恩天子圣德,特意从南方运来赈灾物资,来打压京师物价,这都是天子的恩德,所以所到之处老百姓拜谢皇恩的喊声很快到处都有。

   这样的消息当然立刻传到了内阁,三位阁老是面面相觑。张超在南方偷偷出海,我们看你能弄来银子的份上,睁一只看,闭一只眼也就算了。可是你现在带着一条船队浩浩『荡』『荡』的赶到天津,这是在公然挑战大明朝的海禁,你当太祖祖训真不能教训你吗?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内阁也很清楚,张超真是挑选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来挑战祖训。运河断了,北京物价腾贵,远在南方的大臣听到之后,凭自己的本事弄来一大堆物资从海路运到北方,这如果有罪,那天下人都不要做事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