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最强大昏君系统

第40章 床子弩之威

最强大昏君系统 玉龙三太子 2163 2024-05-30 14:34

  40床子弩之威

   【新书求收藏推荐!】

   “亚父,你没事吧。”

   项羽一身是血奔回来,直奔范增身前,关心的问道。

   “咳咳,上将军,回来就好。”

   范增生出满是皱纹的老手,一把抓住项羽湿漉漉,满是鲜血的大手,虚弱的说道。

   “亚父,羽带你回去,你需要休养。”

   项羽就要扶起范增,但却被范增拉住,然后盯着他,一字一句的说道:“上将军,答应亚父,日后不可再意气用事。

   你乃三军主帅,不可好勇斗狠,逞匹夫之勇啊!”

   “是,羽谨记亚父教训。”

   项羽难得如此乖顺,应道。

   项羽此时看着脸色苍白,嘴角还残留着血迹的范增,怎么可能再顶撞他,对于范增,项羽是当成父亲般尊敬。

   以前,项羽对于范增的这种教训,绝对不会放在心上。

   项羽对于自己的勇武,有着绝对的信心,认为世间没人能单打独斗敌过他的。

   但这一次,项羽在和吕布交手过后,心中这种自大便收敛了很多,不再认为自己单挑无敌了。

   “撤军,回营!”

   随即,项羽下达命令,带着范增及其麾下将士撤走,返回大营。

   “吕布,没事吧。”

   许风这边,也望着一身染血的吕布返回后,开口问道。

   “陛下放心,微臣无碍,都是小伤,休养几日便可好的。”

   吕布脸色有点差,对于许风的关怀,回应都有些敷衍。

   很明显,在之前步战当中,他被项羽压制,还是让他不舒服。

   “无碍就好,回关吧。”

   随即,许风也带着吕布,郭嘉他们返回函谷关。

   许风和项羽的第一次照面,吕布和项羽的第一次交手,就这样结束了,并没有爆发大战。

   第二日,项羽再次领军来攻,并且派人再次送来战书,要秦军出关一战。

   许风听从郭嘉的建议,果断拒绝。

   随即,项羽领军强行攻关。

   呜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着函谷关外广袤的大地上。

   很快,函谷关外就出现了项羽大军的身影,还有高大的楼车,楼车上站着不少项军士卒,手持着弓弩。

   “杀啊!”

   没过多久,函谷关上就响起了激烈的喊杀声,数以万计的项军士卒,开始攻城。

   只可惜,函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高高的关墙,如同天堑,想要强攻下难度巨大。

   “李由,你不是一直想看这种床子弩的威力吗,今天就让你见识见识。”

   许风带着郭嘉待在函谷关的关楼内,此时许风笑看着李由,开口说道。

   很快,秦军士卒这边,几百名操纵床子弩的士卒,就给这种巨大的床子弩装上弩箭,然后十几个秦军士卒缓慢转动轮轴,才将弓弦拉开。

   “陛下,床子弩准备完毕。”

   “射击。”

   得到许风亲下的命令,那些秦军士卒们,便将床子弩调准好方向,对着关外半空射了出去。

   嗡嗡嗡!

   弩箭被射出去后,空气震颤,发出嗡鸣声,一根根足有拇指粗,一米多长的弩箭,被射向半空,划出一道半弧,然后落入下方叛军群中。

   床子弩的箭与众不同,和普通弓弩的箭不一样,他的箭头不需要向普通箭镞那样尖锐。

   床子弩的箭镞分为两种,一种为按个小铁球,箭被床子弩抛射出去之后,在半空会因为箭头较重,然后从半空垂直落下,依靠其冲击力灌入人体。

   还有一种箭镞,头上则是安有铲型箭头,这种箭一般被用来直射使用。

   从系统内兑换的这种床子弩,明显是改进版,可以直射,而将弩机头部调高,便可以进行抛射。

   此时,秦军守关,居高临下,明显是抛射最为合适。

   “那是什么?”

   这个时候,关外攻城的叛军士卒,就看到天空上落下几支黑影,他们此前从没见过这么长的箭。

   噗噗噗!

   一瞬间,高速下落的箭镞就扎进了叛军人群中,一些倒霉的士卒中箭,又长又粗的箭支,直接贯穿人体,将其钉在地面上。

   “啊!”

   附近的叛军士卒发出惊恐的叫声,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距离函谷关这么远,都能被攻击到。

   要知道,这些中箭的叛军士卒距离函谷关,足足有五六百步的距离。

   这些叛军士卒从没见过,有箭镞能射这么远的。

   “好远。”

   李由站在函谷关外,望着射到数百步外的箭镞,也是赞赏道。

   “陛下,这种床子弩威力好大,竟然能射那么远,中箭者估计是必死无疑的。

   有了这样的巨弩,我们可以在叛军攻到关下时,就对他们进来好几轮的射击了。”

   李由一脸激动的对许风,说道。

   但很快,李由兴奋的劲头就消下来,因为他想起,此时许风就只带来十架床子弩,数量太少了。

   “可惜,就是数量太少了,要是能在关墙上架设上百门床子弩,关外叛贼想要破关,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