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最强大昏君系统

第25章 筹备

最强大昏君系统 玉龙三太子 2154 2024-05-30 14:34

  25筹备

   【新书求收藏推荐!已修改】

   “什么?刘邦的叛军去了汉中?”

   几日后,许风也在咸阳宫内,收到了秦军探子送回的消息,知道了刘邦率军入汉中的消息。

   “陛下,汉中郡守也派人送来消息,汉中失守了。

   就在我们和刘邦叛军交战的时候,另外一支叛军西进旬关,攻克了汉中,打下了郡城南郑。”

   下面的王勇,也开口汇报道。

   “也就是说,汉中此时已经属于刘邦那厮的了呗!”

   许风不太高兴的说道。

   “是的,陛下,要不陛下给老臣一万兵马,老臣南下汉中,将刘邦这伙叛逆,彻底剿灭了。”

   “王爱卿,你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是太尉,需要坐镇咸阳,已经不需要你率军出战了。”

   “嘿嘿,陛下,老臣还是想领军冲锋陷阵。”王勇嘿嘿一笑,说道。

   许风懒得理他,而是低声说道:“没想到刘邦这厮,竟然没去找项羽汇合,而是去了汉中。

   如果让他在汉中坐大的话,就是咱们的心腹大患了呀!

   这铁定又是张良给他出的主意,该死的张良。”

   “陛下,刘邦去了汉中,的确是神来之笔。

   此时的刘邦占领汉中后,随时可以威胁到咸阳,而一旦战败,又可退守巴蜀。

   对我们来说,是有些麻烦。

   但刘邦经此一败后,短时间内是难以复起的。

   相比起刘邦,咱们未来几个月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东面的项羽的大军。”

   这个时候,诸葛亮也开口了。

   “是啊,项羽的大军才是我们接下来的挑战啊,刘邦就先让他多活一段时间吧。

   等击败了项羽,朕再让赵云领军剿灭了他。”

   许风虽然对于刘邦占据汉中,赶到巨大的威胁,但他依然清楚,自己接下来最需要对付的是即将来袭的项羽大军。

   “太尉,城内新兵招募多少了?”许风看向王勇,问道。

   “回陛下,五万新兵已经征召完毕,剩余的还在陆续从陇西,北地和上原等地征召。”

   “新军需要多久可以成军?”

   “步卒至少三个月,如果是骑兵的话,恐怕要更久。”

   “等不了那么久,一个月,步卒训练就得完成。

   然后,从这五万新兵中,分出一万人给吕将军,由他训练骑兵,剩余的四万人补充到到赵云麾下。

   伤愈的老兵,也让他们尽快归队,训练的事宜,就交给太尉、赵云和吕布三位将军负责了。”

   “是,陛下。”

   随即,许风又将目光看向诸葛亮,问道:“城内高炉修建多少了?铁矿足够吗?每天能打造多少铁质兵器?”

   “回陛下,城内高炉已经修建了十一座,已经用去了我们所有工匠,微臣现在缺人手啊,城内没有多余的青壮了。

   铁矿暂时足够,这多亏陛下提供的一万多战俘,有他们开矿,短时间内铁矿是足够的。

   现在,城内所有铁匠每天能打造长枪四百支,长刀一百支,盾牌两百面,箭镞一千支……”

   听到诸葛亮的回答后,许风还是摇摇头:“太慢,太慢,还是太慢了。”

   按照这样的打造速度,许风想要将李由的十万秦军,也全部装备上铁质兵器,至少要等半年的时间。

   “陛下,这已经是工匠们日夜不停打造的速度了。

   城内虽然工匠不少,但是又要冶铁,又要打造兵器,人手已经不足。

   而咸阳城周边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丁,基本上不是被征召入伍,就是被工匠坊招为学徒了。

   不过,微臣已经招募了不少十岁以上的孩童,让他们也到工匠坊做一些简单活计。

   再加上,铁匠们锻造兵器越来越熟练,兵器日产量会慢慢提升上去的。”

   诸葛亮解释道。

   “哎!”

   许风听完诸葛亮的话后,也是叹息一声,他知道诸葛亮已经做得很好了。

   换做是他,做不到诸葛亮这个水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是诸葛亮,没有人,他也没什么办法。

   大秦一直在打仗,关中此时青壮男子基本上都空了。

   除了十五岁以下的孩童,或是残疾,老的走不动的男子,其余的男丁不是当兵,就是在工匠坊。

   现在,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诸葛亮都已经把十岁以上的孩子,集中起来干活了,这是用童工的,在后世可是犯法的。

   对此,许风竟然没打算反对。

   因为许风知道,如果大秦亡了,这些孩子会更惨,现在大秦需要每一个子民出力。

   “丞相,那些十岁以上的孩童,别让他们干累活,让他们当学徒,跟着师傅学手艺吧,以后我们需要更多的工匠。

   如果你们人手不足,朕批准,妇女也可以入工匠坊做活。”

   许风还是不忍心让这些孩子做工,还不如趁他们年纪小,教他们学手艺,累活就交给大人干,女人也一样。

   “陛下仁慈,微臣知道了。”

   “陛下,你承诺给微臣的战马呢?微臣可还等着扩建骑兵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