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铁血雄鹰

第十七章 朝鲜练兵(3)

铁血雄鹰 蓝莲花 1964 2024-05-30 14:34

  刘刚到了朝鲜之后,第一个要去拜访的,自然是伟大的金太阳金日成。

   来迎接兰芳军方代表的小汽车早就在火车站外面等候多时了,朝鲜的小汽车大部分都是伏尔加牌轿车,也有少量丰田、本田、奔驰之类的兰芳造的汽车。

   用来迎接贵宾的,自然是用级别最高的奔驰轿车,虽然这种奔驰轿车比不上金太阳自己使用的奔驰轿车,可也是非常好的奔驰轿车了。这些奔驰轿车,都是苏门答腊岛,或者是爪哇岛生产的兰芳奔驰公司的奔驰轿车,用的是德国的品牌,肖柏和德国有合作协议,获得允许在兰芳生产奔驰轿车,还能用来出口。

   小轿车行驶在马路上,映入眼帘的,是马路两边的一栋栋几乎一模一样的居民住宅楼。刘刚认得这种房子,这是所谓的赫鲁晓夫式楼房,这种楼房,是赫鲁晓夫法国廉价社会住宅的样板楼移植的简易住宅。

   因为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等苏联欧洲部分的大城市都已经丢失了,苏联人转移到了北极圈附近,西伯利亚,还有庙街以北等地方生活。尽管苏联面积还是不小,可是适合人生活的土地其实不多,所以很多城市都已经拥挤不堪。

   赫鲁晓夫盖起了这些楼房,用来解决居民的生活居住问题,让他们欢天喜地的从地下室、工棚、危房和过度拥挤的合住房中乔迁到方便快速搭建的赫鲁晓夫楼新居。

   所谓的赫鲁晓夫式楼房,其实就是筒子楼,这种房子构造十分简单,高度从两层到五层楼不等的都有,每层楼中间是一条走廊,走廊两侧是住房。每一户房子都只有一个开间,大小有15平米左右。这种房子的典型特点是挑高极高,有的高度达到3.2米。但是墙壁极薄,隔音保暖效果不好。除非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位于走廊的两端。但是因为公用厨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很多人都在自己家门口的走廊上面安装了一个煤球炉。

   其实,不仅是平壤,在当年的中国,也有很多模仿赫鲁晓夫楼的筒子楼。

   由于筒子楼的走廊根本没有自然光线透入,即使在白天也阴暗无比,所以筒子楼在引入中国和朝鲜之后,有一部分的楼房又得到了改进,不再是中间走廊两边住房,而是一侧是一条走廊,另外一侧是住房,这样走廊的光线也好了很多,一般人的厨房,也是选择在走廊上面做饭炒菜,唯一的缺点就是冬天在走廊上太冷。

   不过这些都难不住聪明的东方人,在中国北方和朝鲜,人们在走廊上面加了墙和窗,可以挡住风雪。

   赫鲁晓夫很得意的宣称:“我们苏联已经实现了『共产』主义,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房子了,所以这种楼房,是『共产』主义楼房!”

   结果朝鲜也模仿苏联赫鲁晓夫时代,修建了大批筒子楼。

   可是呢,自从赫鲁晓夫下台后,勃列日涅夫上台,筒子楼就已经过时了,苏联又开始大兴土木,建设勃列日涅夫楼。

   勃列日涅夫楼,对于现在的(现实中的,指的大部分读者)中国人其实都非常熟悉,就是八九十年代,中国修建的那些套房,一套房子大约五十到九十平方米,没有电梯,一个楼梯道上来是两间到三间房子,套间里面有独立的厨卫,以两居室到三居室为多,带开放式阳台。真实历史上,八十年代以后,勃列日涅夫楼大量引进中国。

   很多中国老百姓现在居住的,还是勃列日涅夫楼,当时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后,很多家庭分到了新房子,他们欢天喜地的搬出了破旧的平房,搬出了陈旧不堪的筒子楼,搬进了有自己隐私,有自己空间的套房。

   勃列日涅夫楼有自己的卫生间和厨房,有客厅,居住起来明显舒服了很多。

   就算是在二十一世纪,很多中国人住的这些老房子,经过装修之后,里面还是很舒服的,当然和新的小区是不能相比了。

   还有一种叫勃列日涅夫大楼,那是楼层比较高,有十几层到二十多层,增加了电梯,一个楼梯道或者一个电梯上去,每个单元有四套或者五套,或者六套房子,里面的布置格局,和不带电梯的,五到六层的勃列日涅夫楼几乎一样。

   苏联人都已经住上更先进的勃列日涅夫楼,或者勃列日涅夫大楼了,就连中国的上海北京等地,也盖起了不少勃列日涅夫楼和勃列日涅夫大楼,可是朝鲜人仍然以居住在筒子楼里面为自豪,而且还是平壤人!这个明显又差了一个档次。

   刘刚看着筒子楼,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金格植看出来刘刚是对筒子楼感觉很不屑吧,于是笑着说道:“我们朝鲜,虽然比不过苏联老大哥,也比不过中国,但是我们比起日本东京附近的关东地区,我们朝鲜人的幸福值是非常高的!”

   “这点我也承认!”刘刚笑了,“虽然日本东京,每个工人都是千万富翁,每个小白领都有几千万的家产,而且这个价值是美元!不是日元!但是他们一点不幸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