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超级大华夏

第304章 坦克碾压倭军

超级大华夏 光照929 2046 2024-05-30 14:34

  在华夏军一枪不发的情况下,三万倭军冲过鸭绿江。

   稍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这绝对是一个等着倭军跳进去的陷阱。但这三万倭军已经下定决心,他们就要做吹翻华夏军的“神风”,只能一往无前而不会回头一步。

   等倭军冲上了岸边的滩头阵地之后,华夏军阵地上才冒出一些人影,胡乱放了一阵枪声后,便往后跑去。

   这个场景是倭军最熟悉不过的,他们每一次与清军交战的时候,都会碰到的,因此一些原本有一点疑虑的倭军竟然放下心来,大胆地展开队形,高呼着“板载”猛烈追击。

   乃木希典很担心华夏军会使用兵法上常用的半渡而击。

   但是,华夏军偏偏就是不搞这老一套的东西,半天时间都不进行反击,让这三万倭军全部渡过鸭绿江。

   这意想不到的情况,让乃木希典摸不着头脑,他不敢托大,命令传令兵赶紧回头向倭军总司令山县有朋报告,要求派出接应部队准备接应。

   倭军指挥部里,被自己人打得重伤的儿玉源太郎听闻此事,命人抬着他来见山县有朋,提出建议:“这是我们自己人的力量,不能丢下不管,一定要派出人马接应!”

   山县有朋没有说话,只是点点头,转身命令立即派出四个师团十万兵力,赶到鸭绿江边,接应乃木希典的三万兵力。

   倭国第一智将儿玉源太郎又提出建议“我们还要派出精锐兵力,看守着高丽半岛各大港口,等待给养和运送我们回国的运输船!”

   “这些重地确实是不容有失的!”山县有朋对此非常赞同,他知道,如果连这些港口都丢失了,那六十七万倭军只能困在高丽半岛等死了,他命令立即分兵前去加强各大港口的防御。

   山县有朋正在调兵遣将的时候,乃木希典指挥的三万倭军,已经全部冲过鸭绿江了,向纵深挺进了近十公里,夺取了一个长达近十几公里的宽大正面,这可谓进展神速。

   华夏军已经在此地进行紧急动员,将当地居民迅速撤走,要将战场损失降到最低。

   正当倭军疑惑的疑惑、兴高采烈的继续高兴的时候,在华夏军阵地纵深方向传来一种隆隆的机器声音,地面微微颤抖起来。

   倭军纷纷猜测。

   “快听,这是什么东西?”

   “肯定是支那人装神弄鬼的东西!”

   “不管是什么东西,都不是大倭国武士道刀锋的对手!”

   受到刺激,毫无畏惧的倭军反而被激起了血气之勇,向声音传来的地方冲去。

   隆隆响声越来越大,地平面上出现一道黑色的线条,慢慢地变大变粗,形成了一道黑色钢铁怪物组成的墙体,在其背后向天空冒出无数股高大黑烟,从地面上看去,给人一种难于名状的压抑感觉。

   为了掩盖自己的紧张和不安,深信武士道的倭军鼓噪呐喊起来,并向那黑黝黝的钢铁怪物发动冲锋。

   而华夏军的坦克阵列线却根本无视倭军的冲锋,只是保持着严整的队形,继续向前碾压过来。

   倭军首先开火了,步枪、重机枪子弹像雨点一般向钢铁怪物倾泻过去,在其表面上打起无数星星点点的火星。

   不管倭军的弹雨有多么密集多么凶猛,那钢铁怪物毫不在乎地继续前进。

   倭军中有人觉得不妙了,大叫:“火炮,赶紧使用火炮轰击!”

   可是,倭军的沉重火炮还在鸭绿江的南面,正在向江北抢渡着,有一部分火炮已经过江了,但离前线距离较远,也是来不及赶来轰击这些钢铁怪物了。

   坦克群离倭军四五十米的距离时才同时向倭军开火。

   坦克群的主力是华夏军第二代的主战坦克,采用单炮塔形式,具体数据如下:

   装甲厚度二十二毫米,车重十六点八吨,车长六点二米,车宽二点五米,车高两点七米,采用履带式行进,动力:6缸柴油发动机,发动机功率:一百六十马力,最大时速三十五公里,传动:前进4档,后退1挡,最大行程两百七十公里,乘员五人(车长一名、正副驾驶、炮手、弹药手、重机枪手各一名),采用三百六十度旋转式炮塔,主武器七十五毫米火炮一门备弹一百二十发,火炮射速每分钟八发,七点九二毫米重机枪两挺备弹四千八百发,使用无线电台通讯。

   这坦克的性能数据已经达到甚至另一个时空二战初期的坦克性能了,在无线电通讯方面则已经超过了二战的坦克。

   华夏军的坦克在南洋与荷兰人的作战中曾使用过一次,后来与西班牙、米国的战争中都没有使用,此次出现在鸭绿江边上对倭军的战场上,是第二次出现在战场。

   华夏军的坦克编制是每连11辆坦克,每营坦克36辆,每团120辆,此次用在战场上的坦克一个师三个团共360辆坦克。

   几百辆坦克上的火炮、重机枪一起开火,地动山摇一般,冲在最前面的几千倭军瞬间被笼罩在一片火海之中。

   倭军的火炮虽然没有跟上来,但却携带有不少的炸药,立即有头脑灵活的人想到了:“炸掉这些怪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