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三五五章 谋主

大宋之重铸山河 放羊的樵夫 2643 2024-05-30 14:34

  第三五五章谋主

   在经历了一系列利益平衡之后,金国层终于达成一致,挥师南下。

   美其名曰是秋高气爽,马肥牛壮,正是南侵良机,却终归是姗姗来迟。

   这一遭,金军南侵的阵势更胜去岁,几路势力几乎是倾巢而出。

   完颜宗辅、完颜娄室主攻陕西路,准备一举拿下关,经过川陕古道入侵蜀;

   粘罕、兀术主力人则入侵南阳、襄阳一带,欲扼长江游,截断东西,然后顺江而下;挞懒所部主要聚集在淮水一线。

   从规模和兵力分布来看,金国此番改变了南征策略,将重点放在了西部。

   挞懒在淮水的兵力更大程度是一种压迫和牵制,并非主攻。

   距离江南太近,直接威胁到宋庭生死的地方,一定会遭到殊死抵抗,去岁的失败他不想经历第二次。

   相反川陕、荆襄的防线相对松懈,一旦突破,便能居高临下,威胁江南之地。

   再者,徐还与岳飞率领的主力在荆湖被叛军纠缠,正是南北夹击的好机会。

   不过很可惜,金国人扯皮的时间太久,南下已然晚了,徐还和岳飞已然平定叛『乱』。

   如今杨幺、曹成都已经大败,最后的负隅顽抗也毫无意义,此时出兵,已经不存在南北夹击之说。

   而且解了一个燃眉之急,徐还不必再纠结。

   养寇自重已经没有必要,金军入侵,入蜀援陕是一个绝好的理由,杨幺已经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再也不用有任何道义负担。

   徐还长松一口气,转身道:“通知李彦先,在桃源县拦截。”

   “驸马,只是拦截吗?”辛赞轻声反问。

   徐还笑道:“是的,拦截即可……岳将军追击杨幺日久,这份功劳当属于他们。”

   辛赞心有所悟,当即前去传讯,一张铁在洞庭湖畔彻底张开,杨幺之流已经注定『插』翅难逃。

   ……

   杨幺并不知晓金军南下的消息,只是心有这样的期盼而已。

   从而说服自己和部属,作为逃亡蜀正确『性』的依据,以及未来立足的方向。

   然而他不知道,这个看似美好的期盼,却彻底成了他的催命符。

   在岳飞攻入鼎州之前,杨幺匆匆率领部属前往桃源县,希望由此前往蜀。

   然后这个地名来源于桃花源记的地方,没能成为他们的洞天福地,而是变成了鬼门关。

   李彦先率领大军彻底封锁道路,杨幺处处碰壁,压根无法通过,官军却也并不追击。

   东边是茫茫洞庭湖,徐还的战船沿岸游『荡』,根本不给他们下水的机会,『逼』的杨幺在桃源县和鼎州之间的微小空间里打转。

   如果他坚守在鼎州,凭借地利和多年积累,或许还能与官军周旋一阵子。

   然而他离开了大本营,却没能逃出伏击圈,于是乎…完全暴『露』在官军的兵锋面前,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李彦先虽然很想夺下这个擒获逆酋的功劳,但既然徐驸马下了严令,他不折不扣地执行。

   自从楚州之战跟随徐还,长此以往,心思通透。一时功劳不算什么,做人要目光长远。跟着徐驸马,前程岂能差了?

   于是乎,杨幺自然而然落入了岳飞的包围之下,结果可想而知。

   张宪在莫邪关的行动也很顺利,杨再兴的倒戈投诚对曹成而言打击是巨大了,余下的将领大都是草包,顶多是有勇无谋。

   加他本人志大才疏,指挥无方,在张宪和岳翻的联手打击下已然溃不成军,不等逃回贺州,便已经被张宪斩杀。

   至此,两股叛军敌酋尽数被岳飞麾下将领所获。

   徐还对此一点也遗憾,也不嫉妒,甚至还有几分庆幸。

   树大难免招风,算是让岳飞帮自己分担些许压力吧!

   在岳飞料理杨幺之时,徐还的船队在鼎州登陆,配合岳飞的部将整顿鼎州,请教叛军余孽,清点各种俘获,恢复秩序等等。

   被叛军占据的时间太久,鼎州城一片纷『乱』,百业凋敝。

   或许以前杨幺顾忌民心所向,还能有所约束,但撤动了离开的念头之后,便再也无所顾忌。

   临走之时,叛军对鼎州进行了一次竭泽而渔式的抢掠,城池村落一片破败。

   居民家的钱财米粮被洗劫一空,杨幺为了激励士气,甚至鼓动麾下兵卒『奸』/『淫』掳掠,无恶不作。

   被糟蹋的大姑娘、小媳『妇』不在少数,鼎州百姓也算是蒙受大难。

   惊惶未定之时,官军再次进城,鼎州反应的反应可想而知。

   徐还见状,立即下令惩处『奸』恶,保护百姓,官军必须做到秋毫无犯,并用战船运来粮食,发放给鼎州百姓,让他们度过危难时刻。

   平叛不仅仅是收复失地,更重要是收复民心。

   当然了,在鼎州的所有功劳,徐还仍旧全部交给岳飞所部。城池使他们攻下来的,功劳自然也该交给他们。

   来到鼎州,唯有一件要事,去见一个人——武陵野老。

   像后世二战之后,苏军在德战区一个劲地抢夺机械装备,美军的重点则是寻找人才。两种观念和做法最终的导致的结果,众所周知。

   在绝大多数时候,人才远物资和所谓的功劳重要。

   整个鼎州,徐还最为惦记的无疑是武陵野老——司马靖。

   听到许多人的推崇之后,徐还对这位隐士高人充满兴趣,如果真有类似诸葛卧龙一般的才华,那自是求之不得。

   谋主!

   徐还身边暂时不缺武将,臣暂时用不,真正缺的是可以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出谋划策的谋主。类似于三国的荀彧、郭嘉、荀攸之流。

   荆湖之战后,徐家军的根基已经基本丞相,正是夯实基础,需要快速崛起的时候,谋主的作用与需求越发显现。

   人才,可遇不可求。

   临安或是江南之地或许能挖掘出一两个,但在赵构眼皮子底下,徐还绝不敢明目张胆。

   难得在荆湖遇这么一位,岂能错过?

   为了表示诚意,一登陆鼎州,徐还便前往拜会司马靖;不说三顾茅庐了,恭请隐士总是需要起码的诚意。

   除此之外,也是个考核的过程,徐还也要看看,这位传说的武陵野老,到底有没有真本事,有没有资格成为可以托付前程大业的谋主?

   百度搜索品.书,网的小说站!

  喜欢大宋之重铸山河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宋之重铸山河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