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之重铸山河

第六七二章 天策上将

大宋之重铸山河 放羊的樵夫 2680 2024-05-30 14:34

  捷报西来。

   来的恰是时候。“

   牛皋将军攻克兴庆府,斩首八万,西贼国破。贼首李乾顺西遁,正在追击。”报

   捷的驿卒声音很大,回『荡』在永昌陵前,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宛如一声惊雷,震慑人心,又惊喜非常。因

   为靖康之变,这些年金国成为大宋的噩梦。但

   随着绍兴和议,以及中原的光复,这个状况已经改变。远离许久的西夏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里,西北的党项人,曾经大宋的心腹之患。

   在过去的百年里,对大宋的威胁,以及造成的麻烦甚至远远超过辽国契丹人。从真宗朝开始,朝廷征讨过很多次,却始终无可奈何。

   然而今天,徐还做到了。

   先是前两年打了黄河以东的西平府,收复了大宋的灵夏之地,但黄河以西的兴庆府,以及贺兰山、祁连山下的河西之地,仍旧属于西夏。

   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想要彻底灭亡西夏谈何容易?

   现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兴

   庆府城破,所谓的斩首八万应该是西夏兵卒,八万……等若西夏主力几乎折损殆尽。李

   乾顺虽然逃走了,但追捕落网是迟早的事。兴庆府城破,几乎等于西夏亡国,至少已经彻底失去了威胁。

   心腹之患除去,大宋西境从此太平。

   毫无疑问,这是一桩丰功伟绩,属于高阳郡王徐还。消

   息来的是时候,地点更是恰到好处,告慰先祖没有比捷报更好的祭品了。群

   臣也甚是激动,皇陵之前爆发出一阵阵的欢呼。

   “臣等为大宋贺,为上皇贺,为王爷贺。”吴

   表臣听的清楚,也看的清楚,他用尽全力阻止徐还亚献,目的显而易见。但此刻他彻底明白过来,一切都是徒劳。徐

   还根本不需要靠这些徒有虚名的玩意,他一直在用实力说话。灭

   国之功,超越一切,足以等上万民敬仰的神坛。“

   太上皇,伐夏之战,大胜而归,前方将士有大功于社稷,理当封赏才是。”有人立即提出了建议。

   论功行赏,天经地义,故而提议一出口,立即得到附和。本来应该提报临安朝廷,以朝廷的名义来颁布。

   但如今有太上皇在此,有个名正言顺可以发号诏命之人,何必如此麻烦呢?合情合理之事,又有太上皇金口玉言,难道临安敢说个“不”字?

   洛阳方面自成体系,架空临安朝廷,这是开局第一步。

   如此喜事,群臣所请,赵佶自然应允。“

   理当如此,子归代朕拟定有功将士名单,论功行赏。”赵

   佶是聪明人,心领神会地答允,并将权力与殊荣一并交给了徐还。“

   臣遵旨。”

   到了这份上,徐还自然也不会在假仁假义地推辞,自是欣然领受。

   “上皇,前方将士们该论功行赏,运筹帷幄的统帅更是功勋卓着啊!”朝

   野之间,总是不乏心思机巧之人,这等锦上添花,拍马屁的好机会自然不会错过。运

   筹帷幄的统帅是谁?高

   阳郡王徐还!

   封赏自然也不能少。

   群臣醒过味来,纷纷后悔为何没有及时开口,首倡之功非同小可,没准将来有一天会成为从龙之功也说不定。

   “高阳郡王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先前更是亲率兵马奔赴前线,痛击西贼,收复灵夏,如此丰功伟绩,自当封赏。”

   众人附和,赵佶自然心里明白。

   不管是不是徐还授意安排的,单单说灭西夏这事,确实是天大的功劳,论功行赏都是份所应当。

   这件事,他不能再推给徐还,只能自己“下旨”。可

   是该当如何封赏呢?徐还已经是郡王了,爵位再往上就是亲王。

   大宋有异姓郡王,但从未有过异姓亲王。

   眼前这局势,赵佶看的明白,他清楚自己的角『色』和处境,无论是出于投桃报李,还是受制于人,似乎都应该配合。

   但说到底他曾是大宋的皇帝,岂能不顾念自家王朝,临安的赵构固然不孝,但终究是自己的儿子。

   这天下,终究还是姓赵。可

   是这异姓王一旦封出去,将来……可

   是有的选择吗?

   即便自己此时不应允,有些事情也是迟早的,何必小气,闹得大家不愉快呢?

   赵佶暗叹一声,笑道:“子归于国有大功,理当重赏,着册封为秦王。”秦

   王!徐

   还昔日的爵位是秦国公,晋为秦王倒也正好。尽

   管在意料之中,众人还是心头一震。

   这可是亲王,掌控半壁江山的异姓王,意味着什么似乎不言而喻。然

   后就在众人恭贺之前,徐还开口了。“

   谢上皇厚恩,然臣不敢领旨。”

   这……

   谦辞,一定是这样的。大

   宋有这个习惯,皇帝每每提拔或封赏某人,总是要谦让推辞一番,已经成为习惯。据

   说仁宗时代,曾有官员连续上疏十八次,坚辞不受。虚伪到了一定境界,险些惹恼了好脾气的仁宗皇帝。

   “子归,你有大功于国,亲王爵位份所应当。”

   “为国征战乃臣之本分,不敢居功。”“

   子归……”徐

   还坚持道:“上皇,臣记得先帝曾有约定,复燕云者册为王爵,如今燕云未复,臣岂敢冒然称王。若

   有朝一日复燕云,上皇册封,臣将欣然领受。”

   这……

   好像有道理啊,复燕云者为王是先帝约定,人所周知,徐还若真做到了,王爵名正言顺。

   啧啧!

   高阳郡王真是高风亮节,志向远大啊!说

   的也有道理,现如今封了亲王,将来夺回燕云之后该当如何封赏呢?拖延一下似乎也好。

   只是此番灭了西夏,有大功于国,总不能什么都不赏赐吧?

   除了封亲王之外,其他任何封赏都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这可如何是好呢?

   好在华夏王朝自古颇多办法,当年唐朝秦王李世民也是功劳卓着,封无可封,最终李渊想出个办法,值得借鉴。

   赵佶想了想,沉『吟』道:“那就依子归言,亲王爵位容后再议。不过论功行赏不可少,子归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加平章事衔,为昭文馆大学士,太子少师,天策上将。”

  喜欢大宋之重铸山河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宋之重铸山河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