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综武建皇朝

第八十章 最好的办法

我在综武建皇朝 栏下飞鱼 2110 2024-05-30 14:34

  “什么?朱元璋和陈友谅结盟了?”

   集庆府中,沈铭望着满厅文武有些惊讶。

   “是的,主公,这是今早,我们在安丰的探子传回的消息。”

   “昨天深夜,朱元璋在客厅接见的陈友谅的使者胡延瑞,商议结盟”

   李善长微笑说道。

   沈铭闻言,有些恍惚。

   在原本的历史进程中,陈,朱二人是敌非友,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不用多想,沈铭也知道这是自己的缘故,北方刘福通大败,已无力东山再起。

   当今天下义军,以自己的势力最强,这二人明显是感到了威胁,抱团结盟。

   但看到原本生死仇敌的二人,竟然结盟应对自己,沈铭心中感到一丝荒诞,诚然,没有绝对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冷眼旁观的刘伯温闻言,清晰捕捉到了李善长话中的细节,玩味道:“是陈友谅派遣的使者而不是徐寿辉?”

   众人听道刘伯温的话,心中若有所思,李善长喃喃道:“那么说来,这是陈友谅的自作主张?”

   沈铭手指快速敲击桌面,心中飞速思索,到底是不是陈友谅自作主张?

   随后又联想到前些日子徐寿辉迁都,遭到陈友谅拒绝的消息。

   想到这,心中不禁有了些猜测,或许这真的是陈友谅未经徐寿辉同意,私自与朱元璋结盟。

   思索着,不禁将目光移到刘伯温身上,想听听他的看法。

   刘伯温见沈铭目光望来,吐了一口气,斩钉截铁道:“这必定是陈友谅私自做主!”

   “依在下之见,这陈友谅心中恐怕对徐寿辉已有了芥蒂。”

   沈铭默然。

   刘伯温继续说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再给他们添一把火。”

   “怎么做?”

   连一向淡然的李善长也有些好奇了,此事之前,陈友谅虽与倪文俊有隙,但他们君臣还算和睦。

   刘伯温撇了他一眼,淡淡道:“天完朝廷内部党派林立,争斗不休。

   我们可以在蕲州散布谣言,陈友谅反对迁都,早有不臣之心,此次暗中与朱元璋结盟,是为了定计割据龙兴,先离间他们君臣互相猜忌。

   同时,我们尝试与倪文俊结盟,配合他打击陈友谅。”

   坚固的城池,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

   沈铭听完刘伯温的话,沉思片刻,觉得可以一试,展颜一笑道:“既如此,那就麻烦军师操作一番了。”

   “在下定不负主公期望。”

   刘伯温抱拳称道。

   沈铭见此事已了,微微侧头示意曹然。

   曹然见状,急忙向前走了两步,将手里捧着的折子,分给场中众人。

   场中的诸人看着面前的折子,面色疑惑,沈铭笑着解释道:“这是我制定的一套新的官员体系,诸位可以先看看,哪里不对我们再改。”

   这套政治体系是在未来大明官员体系的基础上,又加以整改。

   虽说这个时间制定官员体系,为时尚早。

   今天拿出来的目的也不是立即实行,而是先让众人查漏补缺一番,毕竟有备无患。

   计划中,中央设置内阁、督察院、翰林院、太医院,其中将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五寺以及六部,划分为内阁管理。

   地方上沿袭大明三司制度,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侍,都指挥使司,其中以承宣布政使司为主。

   但因为能进内阁的人数太少,所以内阁暂时不设,设置参谋处,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内阁人选从参谋处挑选。

   诸人拿起桌上的折子,静静观看,时而皱眉,时而深思,时而有所领悟。

   沈铭端起手边的一杯香茗,细细品茶,也不出声打扰。

   良久之后,刘伯温喟然长叹,“主公大才!”

   话罢,宋濂等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主公何止大才,依在下所见,这份官员体系一出,必将惠及天下,主公之才比肩日月,纵是昔日三皇五帝,也难及万一……”

   “我胡惟庸对主公佩服的五体投地,对主公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

   听着胡惟庸的吹嘘,李善长脸色如常,显然早已司空见惯,而新来的宋濂等人,看向胡惟庸的目光略带些嫌弃,似乎耻与为伍。

   见胡惟庸还想继续说,沈铭摆了摆手打断,没好气道:“我是想让你们查漏补缺的,不是听你吹捧的。”

   胡惟庸面色不变,点了点头,正色道:“主公,依我之见,这套制度,并无任何不妥!”

   闻言,刘伯温呲了呲牙,咽下了快要脱口而出的话,反正制定官员体系也不急于一时,还是回去之后再看看吧。

   沈铭见状哭笑不得,但某位伟人也曾说过,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无论计划写的再好,没有实践,都无异于空中楼阁。

   “好了,好了,回去之后大家仔细想想,哪里还需要完善的地方,尽管直言。”

   话落,诸人尽皆点头,接下来又议了一些军中诸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