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1768戊子革命

第44章 清河县城

1768戊子革命 0号机甲 2126 2024-05-30 14:35

  “贼人在干什么?”

   清河县令站在城头上,望着城下不远的奉天军,问道。

   “贼兵在观察咱们的布防情况,他们从明光带来的大炮昨晚已经布置在阵地上了。”

   清河县令随即将望远镜转移方向,对准正在远处布置阵地的奉天军。

   清河县南边,正好有一座矮山头,而朱朝先来的速度之快,让清河县绿营根本没有时间反应过来,山头没有经过什么抵抗,就被夺了过去。

   “那这,如果贼军火炮阵地好了,清河县能坚持多久?”

   “如连续轰击,昼夜不息,恐怕五天之内清河县必破!”

   清河县,马头镇奉天军营地。

   傍晚时分,奉天军的第一声炮火就响了起来。

   这是淮安地界上,最近几十年,第一次出现炮声!

   当夜,整个清河县城没有一个人能安稳睡下。

   白天奉天军不停轰击,两门二十斤攻城炮轮流轰,一天差不多能发射出一百多发炮弹,其中,命中城墙的不到三分之一。

   三天轰击后,清河县城已经是面目全非,不过每天晚上清河县令都组织城中绿营修补城墙,再加上从淮安府城支援来的两千多督标在马头镇东南方隔河相望,时不时做出要渡河的举动,来吸引奉天军的兵力。

   这样看来,清河县城没有个十天半个月拿不下来。

   朱朝先很焦急,从老嘉山传来了消息,朱移山惨败受伤,江宁八旗军一千多人堵在了老嘉山口,持续进行着围攻。

   而在后方,负责保证自己后路的秦元年,也同样受到了来自凤阳方向的压力。

   “钦差大臣,两淮观察使福隆安已经抵达凤阳,凤阳总兵单子卢已聚众千余,还在不断接收颍州,六安等地的绿营,随时可能会攻击五河和明光。”

   这是秦元年给他的军报。

   朱朝先明白,当秦元年用上这种说辞的时候,事态已经朝坏的方向发展了。

   “薛老,有没有什么能快速破城的办法?元年和移山他们,现在压力很大。”

   朱朝先向薛老请教,他现在很烦躁。

   人越来越多,军队的规模上升到几千人的数量,对统帅的能力考验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

   朱朝先高估了自己,他没法统帅这么多的军队!

   事情陷入糟糕的境地,一个小小的清河县城,竟然成为了堵住自己前进道路的石子,而且,这颗石子眼看就要把自己绊倒了。

   薛老也看出了现在的情况,大军困足于洪泽湖畔这一隅之地,如果不能在正面战场有所突破。

   等到大后方和退路被断绝之后,这支队伍就将会变成一支孤军。

   “江南水网密布,不适合掘城爆破,而现在我军火炮太少,如果想快速破城,除了用人命去填,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薛老想了许久,语气沉重的说道。

   朱朝先宛如抓住救命稻草的溺水者,逮着薛老追问。

   “什么办法?薛老你快说啊!”

   人命去填,朱朝先有这个决心,但是他现在没有那么多人啊!

   如果把刚编入军队的淮北流民拿去当炮灰,这点人根本没什么用不说,还会散了队伍的人心。

   “水攻!”

   朱朝先愣了愣:“水攻?”

   薛老叹了口气,指着马头镇北边,那一条明显高出地平线不少的河。

   朱朝先眼睛瞪大,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转头死死盯着薛老。

   “薛老,你是让我做杜充那样的千古罪人吗?”

   薛老默然:“不如此,将军难以走出绝境。”

   朱朝先咬着牙半晌不语,接着,挥袖出了营帐:“掘黄河大堤,我是绝不会做的!”

   看着踏出营帐的朱朝先薛老眼中神色有些落魄,这一招确实是又狠又毒,不过,不仅是毒敌人,也是毒自己。

   他看着朱朝先兄弟俩长大,知道朱朝先的性格,虽然这四年的性格变化很大,但总体上还是个为人和善的人。

   要让朱朝先去掘开黄河大堤,人为制造洪灾,殃及整个江淮下游的所有人,是几乎不可能的。

   “看看吧,如若事不可为,老夫也只有豁出这条老命为朱家了!”

   ...

   六月十五日,炮击清河县。

   六月十六日,炮击清河县,漕运总督督标试探进攻,被马括击退。

   六月十七日,炮击清河县,传来消息,五河被单子卢占据,秦元年退往明光。

   六月十八日,炮击清河县,大军开始攻城。

   “杀啊!”

   清河县城下,在两门野战炮的持续打击下,清河县城仅有的南北两门大将军炮被轰炸了一个。

   而另一个也不敢露头。

   持续不断的轰击,也让整个清河县城南面,再没有一面完整的城墙,整座清河县城南面,摇摇欲坠。

   朱朝先不舍得手里这好不容易招来的四千人,所以,直到今天,他才下令进攻。

   第二团由马括亲自率领,隔河与淮安府绿营以及漕运总督督标对峙,而负责担任进攻主力的,则是新行招募的一千多盐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