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刘备说楚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冀州治中崔林鼓动邺城豪族叛乱。
崔林驱逐了秦王任命的冀州牧卫觊,并宣誓向楚王刘基效忠!
消息传出后,包括魏郡在内,冀州赵、清河、巨鹿、河间五郡皆反,北方震动!
各郡豪族起兵响应楚王,攻打县邑驱逐曹氏任命的地方长官,旬月之间,冀州接近一半的郡都有臣服于楚王的趋势。
刘基就如同当年袁绍顶替冀州牧韩馥一样,在冀州世家豪族的鼎力支持下,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五个郡的地盘,以及上百万的人口!
河北士族所爆发出的力量,就连身在许昌的楚王刘基听了都不免忌惮!
为了稳住河北士族,刘基当即宣布任命崔琰为冀州刺史,前往邺城抚定冀州,同时又调习珍、潘濬、陆绩、邓义、向朗五人至冀州担任郡守。
习珍、潘濬、陆绩三人而今就在军中,刘基让三人各领了三千兵马,跟着崔琰一起北上冀州稳定局面。
同时由于调动兵马北上,楚军对广成关和汜水关的攻势不得不暂缓。高岱和鲁肃分别坐镇梁城和荥阳,替刘基看住关中的秦国。
刘基本人则继续坐镇许昌,忙于治理新得到的兖、豫二州,兼且总领四方要务。
冀州五郡倒向楚国的事情,除了影响楚国内部的政治外,对在中山、常山苟延残喘的袁尚,和吞并幽州的公孙康来说无疑是一计重锤!
眼见冀州诸郡转投楚国,邺侯袁尚竟也起了投靠楚王的心思。
袁尚派遣心腹沮鹄,也就是为袁氏身死的沮授的儿子,前往许昌拜见楚王刘基,表示只要楚王能够出兵支持邺侯出任幽州牧,那袁氏就会向楚王表示臣服。
对于袁尚的传话,刘基只觉得好笑。
公府大堂上,刘基毫不客气地对沮鹄说道:“沮鹄,回去告诉你家邺侯,幽州牧他就别想了,他要是愿意做个常山郡的太守,本王倒还可以答应他!”
面对楚王,小小的中郎将沮鹄大气都不敢喘一下,毕恭毕敬地退出大堂回河北复命去了。
沮鹄走后,刘基的面色阴沉下来,他对随侍身旁的庞统说道:
“士元,去把刘玄德叫进来吧!”
没错,刘备来许昌了!
刘备这一次来,是以燕国使者的身份来的。
燕王公孙康让同为宗室之后的刘备来做说客,估计是想向楚王示弱妥协。
庞统看到刘基的脸色,知道刘基很是忌惮刘备。
说来好笑,身为楚王的刘基,一点也不惧怕手握重兵的公孙康,反而很忌惮身为使者、手无一兵一卒的刘备。
然而庞统虽然看出了楚王的心思,却也暂时没有什么好办法为君解忧。
庞统本想摆下一桌鸿门宴,直接把引起楚王忌惮的刘备给做掉!
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庞统否定做掉刘备的想法,不是因为楚王会怪罪下来。
其实庞统心里清楚得很,咱们的楚王看上去人畜无害,又呵护百姓又体贴军士。
可对于真正的敌人,那刀子挥下去眼睛都不带眨的!
庞统要是能帮刘基干掉刘备,楚王感谢他还来不及呢。
那为什么庞统不好私下干掉刘备呢?
自然是因为刘备现在的身份!
刘备身为公孙康的使者,要是刘备死在了楚国这边,那楚国和伪燕之间的关系肯定会极度恶化。
公孙康号称手握十万强兵,如果可以的话,刘基还是希望能够以怀柔的手段慢慢炮制辽东。
幽州和辽东距离楚国本土太过遥远,秦楚之间的战事才刚刚告一段落,刘基除非拼着把楚国的底子都给败光,不然最好还是先忍一忍。
等中原的统治稳固,再收拾公孙氏也不迟。
所以眼下,刘基只能先忍着接见刘备,庞统也不好替楚王在私下搞些小手段。
庞统出门,引着刘备来到大堂拜见刘基。
年近六旬的刘备步入大堂,人生首次见到同为高祖苗裔的楚王刘基。
须发都泛着斑白的刘备,抬起头仰望主座上正值壮年的刘基。
刘备心中感慨万千道:就是这个年轻人,做到了自己想做而未能做到的事情啊!
可即便刘备心中满是艳羡,眼神却依旧清明有神,叫人看不出半分心迹。
主座上的刘基也望向刘备,眉头微微皱起。
说实话,出于刻板印象,刘基在亲眼见到刘备之前,心中充满了忌惮。
可在见到刘备后,刘基心中的忌惮竟忽地消散了许多!
主要实在是刘备的形象确实太有欺骗性了,年近六旬的刘备相貌依旧不俗,从面相上看,像是一位率真的老帅哥。
相较于相貌上的特点,刘备整个人的气场更加引人侧目,他的眉宇间确实泛着一股刚毅之人才有的正气,而清明的眼神和不卑不亢的气质叫人没来由地想要和他交好。
刘基不得不感叹,难怪刘备能够从微末起势,辗转天下,屡次被打倒,又屡次能碰到贵人相助。
但是刘备这卖相,就值得人好好投资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