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淳于琼死
冀州魏郡黎阳大营内,河北大将淳于琼正在操练新兵。
袁尚派逢纪和吕旷前去乐陵抵御孙绍,黎阳就需要派人驻守。
袁绍在世时,淳于琼就常年担任黎阳督,袁尚击败袁谭和袁熙之前,也是淳于琼在黎阳戒备兖州曹操。
因此黎阳空缺将领,袁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淳于琼。
可能也是在邺城待得没什么意思,淳于琼便领命出镇黎阳,负责操练新兵。
今天正好到了新一批新兵入营的时候,淳于琼带着将校们来到大营门口等候。
约莫辰时三刻的时候,北面的地平线上出现大量人影。
是兵曹从事崔林带着新兵到了。
等到崔林走近,淳于琼已经将新兵的人数数得七七八八。
不得不说这个崔林确实有些本事,短短十余日,就募了两批新兵,第一批一千五百人,今天这批则由三千之多!
虽说这些新兵没什么战斗力,但只要给淳于琼三五个月的时间,就能把新兵练成战兵,到时候邺侯就不用再担心黎阳大营的防务问题了。
崔林来到营前,笑着跟淳于琼打招呼:
“淳于将军,乡勇们都到了,你点一点人数吧!”
淳于琼也是一脸和气,到了如今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候,邺侯手下还能有像崔林这样办事牢靠的新生力量,让淳于琼这个老臣感到欣慰。
“嗯,我这叫人点数!来人!”
淳于琼叫来军吏点人,然后又跟着崔林聊了几句。
崔林言辞简练,条理清楚,淳于琼一听就知道这是个贤良之人。
崔林临走时,淳于琼拉着他的手,老泪纵横道:
“崔君,而今河北动荡,你在我家少主身边,要多费心啊!我老了,人们都嫌我不中用,我也不便在朝中多说什么,哎——!”
崔林轻叹一声,袁氏有如此忠心的老臣,却混到了如今这个地步,真是叫人唏嘘。
“老将军放心,崔林一定竭尽全力辅佐邺侯!”
“嗯,你慢走!”
“老将军,崔林告辞!”
淳于琼目送崔林远去,随后,他转身回营,准备操练新来的士卒。
一场并州大败,让他失去了袁尚的信任,但老兵不死,他还能在黎阳大营为袁氏发挥余热!
……
“都给我听好了!先把你们的伍长、什长、佰长、军侯、部督都认清咯!”
校场上,淳于琼正对着新兵们训话。
他一边说,一边观察这批新兵。
崔林募集的这批新兵质量还不错,虽不全是精壮,但也没有多少瘦弱之人。
淳于琼很满意,他把新兵编入部队,然后让下级军官们带下去适应适应军营的生活。
忙完后,天色也暗淡下来。
黎阳大营的伙夫造好晚食,淳于琼先到军营里巡视了一圈,看看新兵们吃得怎么样。
今天的晚食是麦饭加炒青菜,不出征的时候,士卒们还是能吃上新鲜食物的。
新兵们对于食物很满意,有饭有菜管饱!
在这个乱世中,没什么比这更能让人安心!
淳于琼看了眼新兵们的伙食,微微点头,看来军需官没有克扣伙食。
他最近也有听说,邺城府库日渐空虚的传闻。
想一想老主公袁绍在世的时候,邺城府库中的金银堆积如山,冀州各郡县的粮仓中军粮多到吃不完,士卒和官员们从来不会为粮饷俸禄发愁。
“哎——”
淳于琼走出士卒们的帐篷,望着天空中的月牙叹息一声。
主公,河北怎么就……到了今天这个境地呢?
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心里不痛快的淳于琼叫人拿来一坛珍藏多年的烈酒。
酒坛的标签上写着四个大字——“宛陵贡酒”。
这时当年淳于琼在徐州缴获的,据说是楚王刘基赏给楚国大将们喝的。
淳于琼抱着酒坛给自己满上一碗,醇厚的酒香味散发出来,还没喝,就先将淳于琼这位老将心中的苦闷吹散……
“咕——咕,哈——痛快!”
淳于琼连喝数碗,极烈的酒劲让他醉眼迷离,栽倒在榻上睡死过去。
“呼——噜——呼——噜——”
没一会儿,中军大帐中已是鼾声如雷……
梦里,淳于琼梦见了自己的主公袁绍,梦见了当年平黄巾、讨董卓、擒杀公孙瓒、进击青徐二州……
突然,火光四起,喊杀震天!
蒲津大战的一把大火,上党之战的溃不成军……
马超砍在自己肩头的利刃,曹军战马践踏河北军卒的铁蹄……
……
“叮叮叮叮——————!!”
“杀啊啊啊————!”
“敌袭——!敌袭——!”
淳于琼被惊醒,他猛地睁开眼睛,分不清这是梦里还是现实。
宿醉的难受让他不自觉地用手扶住脑门,然而耳边还萦绕着喊杀声!
糟了!有人袭营!
淳于琼大惊失色,赶忙提刀出帐。
还好他昨夜醉得够快,连盔甲都没来得及卸下,此时倒是省事。筚趣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