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486章 视察陈留

  伐齐的事情提上日程。

   全琮、黄忠、魏延、羊耽等人都各自去地方上任,青州刺史陆逊也亲自动身前往徐州拜访杜袭,着手准备讨伐伪齐。

   不过因为全琮、黄忠、魏延三人之前都是帮刘基统领嫡系部队的大将。

   他们到地方上任,自然不可能把龙骧营和玄甲军都带走。

   所以刘基分别给他们调了一营豪族部曲统帅,好叫他们不至于空手上任。

   就是每支部曲的人数都不多,且都是刘基东拼西凑出来的。

   毕竟一方面军中的豪族部曲本质上是豪强们的私产,刘基不可能直接夺人财产然后分给手下。

   所以刘基只好采用这家调几十人,那家调几十人,凑出个几百号人交给全琮、黄忠他们。

   新到手的部队,肯定是大大不如全琮、黄忠他们从前所带的御林军和玄甲军。

   几位新上任的太守除开要备战伐齐,还要练兵,还要治理地方,任务不可谓不重。

   但好钢用在刀刃上,刘基相信他们可以处理好。

   这日,刘基在张世的护卫下,和法正、刘晔、杨修三人到陈留视察。

   作为曹操起家的地盘,陈留郡之凋敝着实超出了刘基的想象。

   从许昌一路行来,常常有数十里的地区荒无人烟,废弃的田地里长满了杂草。

   待到郡治陈留县,人烟才渐渐多了起来。

   可即便是郡治,陈留县周边活动的人口也很少。

   别说是和江东吴县相比了,就是和九江、广陵这些人口不多的南方郡的一些大县相比,陈留县的人口看上去都有些少。

   好在到了陈留县,刘基终于在郊外的田野里见到了成片金灿灿的麦田。

   应为皇帝规制的玄牝二驷,拉着楚王的座辇驶过田野。

   五百虎贲禁军卫护着楚王和文臣们来到城门口,新任陈留太守吕蒙已经在城外准备好迎接楚王。

   “陈留太守征北将军臣蒙,恭迎大王!”

   吕蒙带领郡内官员们向刘基行礼。

   几十员大小官员都躬身喊道:“恭迎楚王————!”

   刘基坐在华盖车辇上摆摆手,随口笑道:“子明,诸君,都起来吧,咱们入城叙话!”

   “诺——!”

   入城时,刘基抬头望了眼城头上飘荡着的“楚”字大旗,心情甚是舒畅。

   二十余年如履薄冰,而今终于可以安稳地扫平天下,人生四大喜怕都无法和刘基现在的愉悦相比。

   陈留郡府内,吕蒙将陈留郡的籍册文书等呈给刘基阅览。

   从这些文书中,刘基终于明白汉末人口近百万的陈留郡,为何会荒废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建安十五年冬,奉丞相令,徙雍丘、尉氏、扶沟三县一万六千口至雒阳。”

   “建安十六年夏,徙考城、外黄、济阴、东昏、小黄五县两万口至雍县。”

   “建安十七年冬,徙陈留、尉氏、长垣、酸枣四县两万三千口至灞上。”

   “建安十八年……”

   从籍册上,刘基了解到陈留郡人口从建安初年的六十余万,到建安十年增长至七十万上下,再到建安二十年,也就是楚国北伐开始之时,锐减到了不满五十万。

   刘基知道曹操生前就在将中原的人口迁入关中,但刘基没想到曹操竟会如此频繁地迁徙人口。

   看来关中地区的人口,可能会比预想中多很多啊!

   对应的,兖州各郡的人口肯定会和豫州一样,比预想的少很多。

   对于人口问题,刘基犯起愁思。

   不得不说,汉末乱世最缺的不是土地,缺的是人口。

   战乱丛生下,各地无人耕种的土地充斥郊野,根本就不怕没有土地分给百姓、将士、官员。

   说来讽刺,三十年前的大汉因为土地问题闹黄巾起义,三十年后的刘基却要为新得到的地盘缺少人口而犯愁……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王朝周期律吧!

   然而人口增长这种事情,只能说慢慢来吧。

   “只要能够保证中原地区享有一段时间的和平,人口总归会向雨后春笋般……”

   想到这,刘基突然觉得自己的这种思想有些可怕,在上位者的位置坐久了,果然会将黔首视作牛马吗?

   放下籍册,刘基突然问起杨修的事情:

   “子扬,德祖那边怎么样了?各军军费支出核查得如何?”

   刘晔正襟危坐,回复道:“启禀大王,德祖还在处理此事,不过据臣所知,御林军、玄甲军、淮西营等部的军费都无问题……只是臣不明白,国库紧张,大王为何不宽限一段时间。”

   刘基正色道:“正是因为国库紧张,吾才要在发放军饷一事上更加严苛!将士们为国流血,本王不会让他们寒心,更不会以此为借口,叫下面的官吏拖着拖着拖到无疾而终。”

   这下刘晔明白了刘基的心思,同时也在心里更加敬畏楚王。

   眼前这位正值英年的雄主乃千年难遇的明君,楚王的动机从来都不是争天下,而是安天下!

   因此,即便统一在即,楚王也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