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401章 秘书省

  在举行改封仪式的高台上,阚泽捧着托盘,献上用活字印刷制出的五经。

   阚泽所献的五经,便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这儒家五经。

   每一本经典都如明清时的线装书一般,用活字在纸张上印刷文字,然后用麻线装订而成。

   刘基见到这五本后世意义上的线装书,感到十分动容。

   拿起那本《诗经》仔细端详,书皮以较厚的暗黄“蔡侯纸”制成,书皮还散发出淡淡的木香,应该可以起到防蛀的功效。

   翻开书,内里的书页用的就不是“蔡侯纸”了,而是更加轻薄柔软的“左伯纸”。

   但第一页上没有文字,是空白的。

   阚泽在旁讲解道:“大王,此为‘赘简’,乃为防止书皮磨损内页而专门留出的空页。”

   刘基满意地点了点头,能注重这些细节,说明阚泽在印书一事上十分用心。

   翻到第二页,就能看到文字了!

   书页上的文字大如铜钱,完全不用担心损伤目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哈哈,好,好啊!”

   刘基顺着书上的文字,念出《诗经》的第一篇——《关雎》,然后连连叫好!

   放下书本,刘基当即在高台上朗声宣布:

   “将作大匠阚泽,发明活字印刷术,功在千秋,利在万民!特封芜湖侯,食邑千户,赏百金!”

   台下的臣民们面面相觑,还不明白刘基为什么要重赏阚泽。

   刘基于是让侍从将五本线装书拿给官员们看一看。

   大臣们捧着经术,啧啧称奇,都觉得线装书轻薄灵便,阅读起来十分方便,比竹简可方便太多啦!!M.cascoo.net

   “阚德润,告诉他们印这一本书,要费多少工钱。”刘基对阚泽说道。

   阚泽就在高台上对官员们讲道:“诸位僚佐,一本《诗经》的造价,约合十贯。《春秋》则只需五六贯。”

   官员们听后,更加惊讶了,楚傅王粲评论道:

   “哎呀,这,这真是天下士子之幸啊!这印书不仅有帛书之轻灵,而且价格别说是帛书了,就连竹书都没有它便宜!哎呀,哎呀——!”

   刘基听后只觉好笑,没想到就连大才子王粲,也被这线装书震惊得说起了大白话。

   不过王粲说得没错,这线装书确实便宜。

   别看一本活字印刷术印出的《诗经》要十贯钱,几乎等同于四五石粮食。

   可是汉朝时的书籍,哪才值四五石粮食啊!

   就说竹简吧,这玩意儿看似便宜,但也只是对垄断知识的士族阶级来说很便宜。

   竹简便宜在什么地方?自然是取材方便。

   竹片弄好了,也得有人往上写字才行。

   就拿《诗经》来说,全文有近四万字,在竹简上抄一遍,速度快的话也要个几天时间,还要防止错漏,这人力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唐宋元明时,许多寒门出身的士人,年轻时还都会给大族佣书,换取佣金。

   再加上世家大族要垄断教育资源,一套用竹简书写的《诗经》,在市面上至少也要卖到三十贯钱!

   竹书尚且这么贵,用锦帛书写的帛书就更贵了……

   而且即便是世家大族,也很少有人会用昂贵的锦帛来制书,毕竟一匹中等质量的丝帛,价值也在一贯以上。

   用绢帛写一本《诗经》,至少得用掉近两匹布,中间还不能出错,再算上附加值,一本绢帛制成的经书,卖到上百贯也不为过!

   所以就算有人用绢帛写书,那也是非卖品,估计都藏在自己家中当传家宝。

   而如今阚泽发明出了活字印刷术,将书的成本一下子降到了几贯钱的级别,虽然底层百姓依旧买不起,可是条件稍微好一些的寒门就消费得起了啊!

   这对于楚国的文化发展,乃至于整个华夏来说,都是穷极辞藻也无法言尽的重要里程碑!

   在文武百官们震惊之余,刘基又宣布了一件足以震动整个华夏士人圈子的事情。

   “活字印刷既成,本王有意设立秘书省,开办建业书局,召天下名儒至建业校订古今经典,印刷成书,造福天下!将作大匠阚泽兼领秘书监,全权负责此事!”

   阚泽当即下拜谢恩:“大王将这名垂青史的差事交予臣,臣就算是肝脑涂地,也要为大王办好这件差事!”

   刘基笑着点点头:“德润勤勉有德,你办事我放心。”

   能全权负责这么重要的事情,阚泽只觉得五年来的苦劳,终于有了报偿。

   台下,如王粲、程秉、薛综等名士,全都对阚泽流露出艳羡的眼神。

   纵使他们自持才学胜过阚泽数倍,但今日之后,在后人的笔墨中,他们的地位怕是永远也比不上阚泽了啊!

   刘基宣布设立“秘书省”后,就连担任天子使节的御史大夫郗虑,亦拿着一本线装的《易经》,满脸郑重地走到刘基面前。

   “大王,在下有一事相求。”

   “哦,天使有何事,请尽管直言。”刘基面带微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