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乱世的帷幕(下)
宴会结束后共有100对新人接受了刘备为他们办的集体婚礼,而没有剩下没有找到心仪的另一半的男女则并没有走,而是都在一旁为这100对新人送去了祝福。
就这样时间匆匆过去也就是刘备讨贼一个月后的一天郡守突然派人来二龙山叫刘备去郡守府接旨,说是刘备讨贼的奖赏已经发放下来了。
就这样刘备带着高顺下山来到了郡守府,一番照例的孝敬之后郡守把朝廷的圣旨进行了宣读。
“奉天诏命,敢用玄牡今逐郡讨虏将军刘备因为荡平涿郡范围内的匪徒为百姓除灾害,为国家建工业,上天也觉有功,现升讨虏将军刘备为平虏中郎将,并赏钱财若干。”
刘备跪地接过圣旨才站起身来郡守便笑着说道:
“将军可谓是少年英雄啊,年纪轻轻就官至平虏中郎将,今后我们可要多走动走动啊!”
“哪里哪里,将来还有很多需要郡守照应的地方,还望郡守不要见怪。”
“。。。。。。”
和郡守一番虚伪的客套后刘备终于是拿着自己新的官服和中郎将的将军印出了郡守府的大门,其实中郎将本来是需要朝廷调拨一个千人队来归中郎将统领的但是如今摇摇欲坠的朝廷是不会给你派一兵一卒的也别想着有什么军饷,这些都需要受封的将军自己去想办法搞,朝廷只是给你一个虚位罢了。
比如这次的封赏中的钱财就只是存在于书面,并不会给你实拨,往往有些清廉的郡守见此情况会自掏腰包,但是刘备丝毫也不指望他们涿郡的郡守能在那些清廉之列。
顺路去包打听那里带了之前预定雇佣的几名铁匠后刘备就准备回山。
一回到山上,刘备立马就召集了高顺、哲别和王安石三人,毕竟自己现在已经是中郎将,有权利分封五品以下的官职,以前没有也就算了现在有了这个条件刘备便准备给几人也弄个正式的官职。
带着三人来到了校场刘备召集众人全部都来观礼,半晌人齐后,刘备便示意开始分封。
“高顺”
“在!”
“你战功累累且不居功自傲,现封你为虎烈将军,负责统领陷阵营一切事务。”
“诺!”
高顺接过盖有刘备平虏中郎将将军印的委任书答了一声便单膝跪在了刘备身前。
“哲别“
“你箭法如神且多次在阵前斩将立功,现封你为鹰扬将军,负责统领射声营一切事务。”
“诺!”
哲别接过委任书也是答了一声便单膝跪在了刘备身前。
“王安石”
“在”
“你虽新来但是,一到此处便发挥所长实行了各种有益的改革,现封你为二龙山县令兼军师祭酒,负责总领领地内一切事务。”
“诺!”
说罢,王安石也是单膝跪在了刘备身前。
看见三人都已经分封完毕刘备对着众人说道:
“曾高祖皇帝曾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只要各位能忠心效力,我自然会不吝封赏的。”
说罢也是驱散了众人,毕竟刘备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办,虽然人民管理啥的都丢给了王安石但是刘备还得去看工匠们修建房屋的进度,以及领回的铁匠刘备还需要进行安置,基本的市集在工匠们这一个月的赶工下已经修建完毕了,但是铁匠铺已经住房还没能完工。
看了一圈的刘备只能是先到房山区看看流民招纳的情况,这一个月佃户们非常卖力,现在两地的路在三天前彻底打通,现在的二龙山到房山不过半个时辰就可以到。
刘备带了两个随从后便翻身上马,到了房山。
还没上山刘备就见到房山脚下的流民就络绎不绝地向着山上涌去,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了突然最近流民异常的多,就算黄河地区进来闹灾,但是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啊,正是因为连日异常的情况,刘备才决定今天来看一下。
将马拴好,刘备带着随从跟在了流民大军身后,也装作逃难的人和流民一起上山,一路上刘备尝试着和身边的一位大爷打好了关系,一路上都天南海北的胡唠着嗑,等到山腰时刘备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开口问道:
“大爷你是黄泛区的么?那里的情况现在怎么样?”
大爷见和他一路搭伴的小伙子带着两个随从衣着也不差像是落难的富家公子想必是并不知道外面的情况,再加上两人聊得也是投缘便毫无防备地说道:
“不是,我是从荆州来的。”
“怎么?那里也闹灾么?”
刘备惊讶地问道。
“不,那里并没有闹灾但是那里马上就要打仗了。”
看着刘备一脸的好奇老者接着说道:
“也不知道怎么了,荆州的州牧刘景升被朝廷查处了图谋造反的证据,现在朝廷正召集西凉的董卓去讨伐刘景升,我们这些人都是平头百姓,想来战火一起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很难说,就只能出来逃难了。”
听到这里刘备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最近的流民突然增多,不过应为历史错乱的影响原来的董卓之乱竟然以这种方式开始进行了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