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贞观家教有点躁

第144章 馒头与思想教育

贞观家教有点躁 雪无痕a 2057 2024-05-30 14:35

  思想教育是一件十分考究功力的事情,张济安仅仅是一个接受过十二年中小学教育的家伙,压根没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

   好在,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别的不说,就他上初中的时候的那个班主任,如果哪天把她惹着了,一个思想工作能做一节课,还不打你,不骂你,就用道理说服你,完全不带半个脏字。

   以至于他们对那位老师都十分惧怕,在背后还该起了一个灭绝师太的外号。

   这样的人没有升职成为政教主任,他们感觉可惜了。

   后来到了部队,当时的教官也是各种各样的。军训时,是专门负责训练新兵的教官,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下了连队,连长是个大老粗,而指导员却是一个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好手。

   张济安作为连队的文书,经常帮助那位指导员撰写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案和讲稿。

   他本来还没想着给这些俘虏做什么思想转化工作,因为李世民交给他的任务,就是利用他在这些俘虏心目中的震慑力,来让这些家伙更好的听话。

   然而他偏偏的却不擅长这些,自己又不像燕人张翼德那样五大三粗,膀大腰圆,在月亮地里吓贼也吓不到。

   而且这种强迫性的行动效果也并不好,可以震慑一时却不能震慑一世,万一在前往江南的路上,这些俘虏遭受的压迫太重,说不定就会闹事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大唐的兵,从来不把俘虏当人看的。

   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所以李世民才让张济安过来震慑吓唬一下这些家伙,好让这些家伙产生一些心理阴影,在去江南的路上安生一点。

   然而既然皇帝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了,那他也只能接了下来,并且把它做得更好,因为皇帝从来是只管结果,不管过程的。

   至于他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老李才懒得管这些。

   他只需要知道,假如这些人在去江南的路上有什么问题,肯定会追究他教育不力的责任。

   而且,如果真的教育不好,可能就会给他的好哥们李恪造成困难,毕竟这些骑在马背上放牛羊的家伙,要重新拿起锄头开垦江南的荒地,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那可是他老婆的哥哥,基本上是亲的。

   做人得讲良心,而且他也是一个做事有始有终的人,既然给人家指出了这一条退路,那么就必须要把剩下的事情做好。

   对于老李来说,他更加喜欢简单粗暴直接的做法,因为这样的做法见效最快。

   他听说张济安对这些俘虏直接来了个三天饿饭的举动之后,心里边也是抽了一下,这小子太狠了,这些家伙自从从草原上来到了关中平原之后,基本上就没吃饱过。

   想想也是,整天吃着牛羊肉的肠胃,一下子吃起了素食,多少还是有些不大适应的。

   尤其是这些素食不但质量不高,而且还被偷工减料,甚至以次充好,就更加可以想象这些家伙们的生活了。

   不过这样也好,免得他们吃饱了撑得慌。

   对于这些俘虏来说,在草原上他们能够吃饱肚皮,那时候他们还有很多的烦恼。毕竟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法满足的,薛延陀人也不例外。

   而现在他们饿着肚子的时候,烦恼就少得多了,他们整天的烦恼只有两个,一是吃的好一点,二是给一个明确的结论。

   他们知道他们的结局,就是被分给那些官员作为奴隶。现在他们关心的是,未来的主人是什么样的,伙食会不会比现在好一点?

   然而张济安三天的饿饭,直接将他们的这种烦恼变成了一个,那就是怎么样才能吃饱肚子?

   张济安觉得自己对这些人太好了,首先把他们的多个烦恼变成了两个,现在又把他们的两个烦恼变成了一个。

   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应该被予以表扬才是,至少他觉得,这些薛延陀人内心里边应该感谢他。

   当然薛延陀人是否感谢他并不清楚,可是老李皇帝在心里边还是比较赞赏张济安的这一做法的。

   第一天傍晚的时候,薛延陀人人有点躁动。

   第二天早上的时候,甚至还发生了一些骚乱,然而很快的被以铁血手段平定了。

   第三天,虽然更多的人想要发动骚乱,然而已经饿的拿不动武器的俘虏,已经无法对整个营地产生任何威胁了。

   前一天砍下的头颅,正血淋淋的挂在他们面前。

   三天之后,张济安去的时候,俘虏营里面一片哀嚎,然后张济安宣布开饭。

   没想到的是这些家伙饿了三天,居然并没有扑上来抢着吃饭,而是根据张济安的命令,十分有秩序的排着队。

   至于刚开始的时候个别不排队的,已经被挂在旁边了。

   第一顿饭的量还是比较少的,毕竟饿了三天的人,可能一不小心就会拼命的吃,最终被撑死。

   这样的事情张济安虽然没见过,但是也听爷爷辈们说过,据说当年挨饿的时候,有的人就是因为好几天没吃的,然后遇到吃的一顿狂吃就撑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