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之开局就进陵寝

第10章 朱棣的真实目的

  “朕意已决,不用再说了。”朱允炆重新坐回椅子上,和这鸟毛没啥可说的。

   朱允炆考虑到等时间适合就把这鸟毛一脚踢开,现在还不行,还得给封赏,因为他是东宫府的老人。

   “陛下……”

   “好了,都退下吧”朱允炆揉了揉眉心无奈的说道:

   “齐泰,朕看你一直没说话?你和他回去和解释解释吧!朕不想多说什么

   还有事情就按我说的办,给下面传话,太祖子孙回来祭祖没有任何问题!胆敢阻拦者,杀!”

   他还要继续在史书里找些答案,看看最适合的解决籓王的方法。心里有个底了之后就可以问问群臣的意见,看看有没有好点意见可以补充的。

   不然直接问群臣意见,你一句我一句,听着好像都有道理,挑花了眼就等于没挑。

   毕竟这些大臣都是通过科举挑出来的人尖,又经过几十年官宦生涯的洗礼,见识和眼界都不差的,既然给出了方法,肯定也能给出恰合逻辑的理由。

   黄子澄无奈只能被齐泰拉着退下,出了御书房就开始对着齐泰发难,齐泰也不恼,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这很正常,没什么可恼的。

   黄子澄一脸不满的说道:“公是欲陷皇帝于险地嘛!眼下情况,新君刚刚继位,内外不稳,一着不慎就满盘皆输。陛下年幼,公却不好好履行辅政职责。”

   齐泰叹了一口气道:“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陛下当前处境也是两难,不放人天下人会说陛下不义。

   所谓家国天下,陛下不光光是要治国,还得要治家,治家更在治国之上,是家事就得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眼下燕王一片仁孝之心,陛下若是阻拦,在天下人的眼中和燕王的举动就高下立判。

   而且以什么理由阻拦燕王尽孝呢?太祖遗诏?”

   “而若是不阻拦就像你担心的那样,燕王的名望会更上一层楼,或许还有其他籓王的一些麻烦,但是陛下大位已定,燕王的名望能干嘛?造反嘛?反了,他的所有名望都会一朝散尽!”

   齐泰摇头失笑,感觉燕王这步棋实在走的不那么得当,搞不好朝廷还能把他扣下来。

   不过陛下真是好果断,听到消息后估计立马意识到这是个机会。

   黄子澄脸色变幻一阵,这个他也有想到,但是那一瞬间对燕王的恐惧占了上风,只想着赶紧请令把他给堵回去。

   要知道燕王纵横北元蒙古这么多年,可不是白来的,太祖驾崩之前他还是征伐北元的统帅,军中不知道有多少他的老部下。

   黄子澄艰难开口,道:“那也不一定就能达到目的,燕王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他既然会回来祭拜太祖,肯定是有原因,有大利益的。还不如直接以太祖遗诏斥退回去。”

   “这谁又知道呢!太常卿又怎么知道燕王不是等着朝廷的一纸诏书斥退他,然后他就顺势可以回北平了呢!”

   齐泰话说的意味深长,这些都是不确定,他们只能在不犯错的情况下去反击,对付燕王这种大敌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

   这几天朱允炆都在处理杂事,熟悉环境,也没有管妻妾的事,朱允炆也不想这么早去见他们,毕竟是最熟悉的人,说不定就有什么破绽。

   太孙妃马氏带着朱允炆的孩子已经进驻皇宫,朱允炆觉得最起码也要等权利稳固后才好去见他们,这样才保险。

   第二天凌晨五更天,奉天殿早朝。

   三通鼓后,百官排队准备入奉天殿。文武官员分为左右两列站好,待朱允炆进殿安坐后。

   鸿胪寺“唱”,道:“入班,进殿…”

   此时文武官员才左右两班进入殿内,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这才开始奏事。

   早朝奏四方事,来的人多,一般都有几百人,此刻齐声拜道:“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允炆现在已经经过登基大典已经算是见过大场面了,第一次早朝没有任何不适应,唯一不满意的就是时间安排的太早了。影响睡眠。

   “谢皇上!”

   几百人的声音在一次震动着屋顶,隐约好像有灰尘落下,今天新君第一次朝会,缺席的几乎没有。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句话是朱允炆说的,而不是影视剧里太监尖着嗓子喊出这句话,明朝时除非是皇帝病了,不然都是皇帝来说这个作为开场白。

   “臣有本奏”

   从人群中站出个人,持着笏板躬身而出,朗声道:“恭喜陛下,新君继位,河南一老农民发现祥瑞,想进献给陛下”

   说着又走出一人,道:“臣也有本启奏,山西大同知府同样发现祥瑞,有麦生双穗,天生彩云。”

   朱允炆看了一眼,都是些不认识的小官,一下子走出了五位,估计是想趁着新君年幼不懂事捞一波政治利益的

   ,本不想理会,又想了想说道:

   “进献上来吧!等会后朕再观看。还有什么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