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大领主

第314章 阴氏当兴 shuhaige.net

春秋大领主 荣誉与忠诚 2171 2024-05-30 14:36

  欸?

   等等!

   吕武突然想到了一个成语叫“杞人忧天”来着。

   他没记错的话,这个“杞人忧天”里面的“杞人”就是杞国的人吧?

   那个成语讲的是,有一名杞人整天担心天崩地裂什么的,害怕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成语的诞生和流传,可能是当代人嘲笑那个杞人。

   在吕武看来,那不是早期的天文和地理爱好者嘛!

   整天去观察天文的云层以及日月星辰,尤其是考虑云层会不会在某天砸下来。

   纳闷天上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会发光,光芒会不会令人致死。

   又好奇哪一天是不是会发生地震,大地在摇晃之下到底会不会裂开。

   只说明一点,那个杞人在思考啊!

   这么一个思考高端问题的人,尽管没有找到答案,他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偏偏当时的人压根就不懂,还发出了无情的嘲笑。

   大种花家不但失去了一名思想家,可能还因为别人的嘲笑,导致这个思想家演变成为一个天文学家和地理学家的可能性,就那么没啦!

   这件事情给了吕武一个鲜明的警示。

   领先别人一步半步是天才。

   要是比别人先跑了几千上万步,必定要被当成一个愚人或是精神病患者。

   所以,吕武得到的教训就是,凡事就只做,不说!

   另一个境界就是,追索最终的成果,过程绝不炫耀。

   吕武已经知道杞国是主动要求智朔去灭国。

   实际上,智朔连踏进杞国一步都没有,是杞国那边的人单方面宣布灭国,还是给当今霸主晋国给灭的。

   吕武被这神仙操作惊呆了!

   他更惊讶的是,智朔怎么就乐呵呵地接了下来。

   作为使团的正使,无论发生了什么事,第一责任人是吕武会是无法推脱关系的事实,等于说绝对没跑。

   在这个前提之下,吕武需要想出一个处理方案。

   现在魏相还在莒国那边。

   而智朔还带着军队在归师的途中。

   吕武身边能商量的只有自己的家臣。

   老吕家的家臣得知灭了杞国,他们竟然开始傻乐?

   这个就是层次的问题了。

   晋国要内乱是明摆着的事情,却不是所有人都已经窥探到。

   一旦晋国内部乱起来,还有闲工夫去管外部的事情吗?

   没看见韩厥都开始在布局,要的就是鲁国和齐国纠缠不清,想让齐国和鲁国互相针对,不至于在晋国陷入内乱后,有机会做大嘛!

   再看卫国和曹国。

   可能是国君在谋划,也可能是栾书,干的事情与韩厥别无二致,都是希望卫国和曹国也陷入纠缠。

   只要将齐国、鲁国、卫国给操作妥当了,晋国东边的格局就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当然,那些都是吕武自己瞎琢磨的。

   他跟现在的人不一样,凡事会先着眼全局,再根据“闪光点”来寻找细节,根据发现的细节再推敲和整理,摸索出全局的走向。

   这样做很容易就能窥探到局势变动的脉搏,察觉到各方都有什么动作和意图,应对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天之后,智朔带着大军回来,同行的还有来自杞国的使者。

   吕武没有去骂智朔没事找事。

   一来是骂了没什么用不说,还可能让智朔感觉屈辱。

   这些公子哥,有一个算一个自尊心都贼强,还特别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做事少有顾忌。

   他们基本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只是别人不理解。

   说白了,熊孩子要么是父母惯出来的,不然就是旁人不断奉承巴结给弄的。

   一搞,搞出了迷之自信。

   第二个原因是,已经出了事情,吕武想的是去解决问题,有什么需要掰的是非曲直,等事情解决了再说。

   “杞人当,拜见上国正使。”当就是他的名,姓氏没提。

   吕武就是招待小国的使者也没马虎。

   摆下了很正规的见面流程,该有的,全有。

   吕武倒是从这个当的话语中听出问题来了。

   按照流程,使者都应该提本国的君主向别国君主致意问候。

   当却是省略了这个必要的流程。

   吕武假装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请杞国使者坐下,再问道:“使者此来,所为何事?”

   刚坐下的当立刻又站起来,行礼道:“杞国已亡,自是商议延续宗庙祭祀之事。”

   没错!

   太靠谱了!

   现在这个年头,讲究的是灭其国,存续其祭祀不绝。

   简单的说就是,可以将别人的国家给打得灭亡,却不能让那个国家的历代先君没有了血食。

   通透的讲,不就是国能灭,不能赶尽杀绝嘛!

   吕武下意识看向智朔,却见智朔一脸的笑呵呵。

   当从随从那边接过几捆竹简,还有一个包得很完善的长形布条。

   “此些乃是杞国典籍、舆图。”他行礼说道:“印玺等物,且待上国正使前往都城,再正式奉上。”

   这个过程很正规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