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大领主

第332章 唯阴子马首是瞻!

春秋大领主 荣誉与忠诚 2154 2024-05-30 14:36

  魏氏提出来的方案挺现实的。

   他们认为栾氏和郤氏相加起来过于庞大,哪怕栾氏和郤氏失去了主事人,一样不是单独一家好啃的。

   这一点,智罃和士匄都要承认。

   智氏也就是智罃为“卿”之后才发展起来,只是在“邲之战”遭到了当头一棒,缓了二十来年才缓过劲来。

   他们现在又有中行氏的拖累,一个处理不妥当,指不定还要栽个大跟头。

   范氏倒是很强。

   只不过,范氏刚刚历经新家主上位,内部整合都不一定完成。

   他们单独去啃栾氏或郤氏未必啃不动,只是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会有多大折损呢?

   别搞到最后,吃下的东西多,损失却也太大,场面不但会很尴尬,也将面临不可预测的风险。

   魏氏提议整合国内所有能整合起来贵族,组成联合指挥部,协调着来解决栾氏和郤氏。

   一旦功成,再根据各家的功劳,对栾氏和郤氏的封地,进行有功必赏的操作。

   这让智罃和士匄很是犹豫不决。

   他们肯定是想吃下最肥最美的那一块肉,关键又怕自己损失太大。

   要是依照魏氏提议的方案,迎立新君的事情就该缓一缓。

   需要缓一缓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想搞到最后,怎么分食栾氏和郤氏变成由新君来裁决。

   “不若先为行之?”士匄琢磨着,不管谁成为新君,一样都要看他们的眼色办事。

   智罃还是非常犹豫。

   强行攻打栾氏或郤氏,想得到哪块地盘就是哪块,不用看其他家的脸色。

   哪怕短时间内损失大一些,拿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关键在于,智罃又怕让晋国陷入无法控制的混乱,乃至于是出现国力大损的局面。

   说到底,智罃是想发展智氏,也不想晋国从此一蹶不振。

   到了他的这种身份地位,哪能不明白只有晋国继续保持强大,像他们这种人才能接着作威作福呢。

   如果晋国完犊子了,他们的家族再强,也是无水之鱼嘛!

   智罃在思考,怎么既能让智氏获得最大好处,又能保持晋国强大的法子。

   士匄简直要被急死了。

   这位年轻人没想太多,只知道栾氏和郤氏倒下,范氏是目前的最强。

   作为最强的家族,不该吃最为肥肉的肉吗?

   至于晋国怎么样之类,年轻人没想那么远。

   “若得栾氏、郤氏之地、之民,几岁方可如臂使指?”智罃没在意士匄的着急,继续想道:“现如今,卿位余下范氏、韩氏、智氏、中行氏,中行氏不敢轻动,其势必衰;范氏之主,年轻气盛,行事不计将来,难以谋国;韩氏……,韩厥遇事则躲,无一丝折损,亦无甚所得,令人琢磨不透啊。”

   土地就在那里。

   灭了栾氏和郤氏,土地还是晋国的贵族持有。

   需要考虑的是,去攻击栾氏和郤氏遭到多强的抵抗,给予双方造成多少损失。

   那些损失其实都算是损了晋国的国力。

   智罃觉得自己是就任元戎的不二人选,必须为晋国有所考虑。

   他这么想的前提是已经派人追回智朔。

   至于韩厥?

   老韩家想关起门来,那就好好地关门,什么事都别管。

   这样一来,平定“新田”混乱的是他智罃主持,迎立新君自然也是当仁不让。

   有这么大的功劳。

   有弑君嫌疑的中行偃摆明着就是出局。

   老夫与韩厥谁适合当元戎,大家伙的眼睛要擦拭得雪亮啊!

   士匄还不知道智罃派人追回智朔的事情。

   老范家的这位年轻人只知道一点,栾氏和郤氏完蛋之后,晋国以范氏最强。

   既然已经是事实上的最强,肯定是要强者恒强,哪里顾得了吃相什么的,先吃了才是正经事。

   结果就是,士匄一再催促智罃赶紧拿定主意。

   智罃提起了别的事情,问道:“原定阴武前往‘单’迎归公子周。如今阴武主持‘新田’。老夫决议由智朔与魏绛前往,新军佐以为如何?”

   士匄觉得这就是一件小事。

   近期有风声说吕武要娶姬姓女,的的确确是该压制一下阴氏,不再适合由吕武去接公子周。

   士匄更想透了一层,知道智罃这是要占下迎立新君的最大功劳,暗自好笑智罃这是在舍本求末。

   不趁着栾氏和郤氏倒下抢地盘,去追求那种虚到没边的迎立新君功劳,有必要吗?

   在晋国,什么时候不是哪家强,哪一家的话语权就大。

   虚名啥的,有实惠重要?

   士匄心里暗自鄙视智罃的同时,嘴中说道:“下军将独断便是。”

   好咧。

   反正得罪吕武也是老智家去得罪。

   俺没意见。

   说不准,还能找到机会将吕武彻底拉到俺这一边。

   啊……

   简直不要太美滋滋!

   智罃等士匄离开,对家臣吩咐道:“请阴武前来。”

   家臣应命,利索地去办事。

   没有多久之后,吕武风尘仆仆地过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