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大领主

第749章 我主沉浮!

春秋大领主 荣誉与忠诚 2100 2024-05-30 14:36

  自那一天之后,旁人发现吕武和士匄比往常有了不同。

   不太好说到底是发生了一些什么,能够看得出来吕武与士匄的关系更为亲密了。

   “‘斗首’战事我不插足,唯中军佐之令行事。”吕武做出了晋国‘卿’从来没有干的举动。

   晋国这边的规矩是,谁的职务高又能压服同僚,到了那里会立刻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大。

   简单的说法就是,吕武放弃了接管“斗首”原先那些晋军的指挥权,愿意让士匄将这一场战事有头有尾的打完。

   士匄立刻站起来,洪亮声道:“谢元戎美意。然,元戎乃是当世第一将,我愿唯元戎之命是从。”

   啥玩意?

   当世第一名将?

   好像,不,不是好像。

   天下人都承认吕武是当世的第一名将!

   这个第一名将绝对不是嘴巴吹嘘出来,其它的战役不用多提,仅仅吕武率军攻入楚国,并且率军去饮马大江,再去楚国都城“郢”阅兵,足够确认吕武是当世第一名将的事实。

   人们只要肯耐心回顾,会发现吕武打了太多的关键性战役。

   如果仅仅是参与也就是听命者,功劳肯定是上司的。

   计算功劳要从吕武担任战役指挥官开始算起。而他指挥的每一场战役都是获胜,先后击败的列国的次数太多太多了。

   一个人能不能打,个人武力和统兵作战存在区别。

   只是个人武力强悍,顶多就是作为一个打手罢了,能够达到的高度会非常有限;能指挥大军,并且还不止一次打赢关键性战役,一次赢了是侥幸,一直赢下去则就是实力。

   谁要是不服吕武来当这个第一名将,他们首先要有能拿得出手的战绩。

   当然了,有些人还是会认为吕武只是运气好,换作是他们来当这个元戎,能指挥晋军作战,吧啦吧啦一大堆的理由,总归就一个意思:我上我也行。

   人们讶异的是士匄怎么会有这样的表态。

   什么表态?看着不止是作为中军佐对元戎服气,还有那么点范氏承认阴氏就是牛逼的的态度。

   解朔几乎双眼放光,心想:“事情成了!”

   解氏知道自己的份量,更清楚需要来怎么对待阴氏。

   仅仅是吕武两次力挺解朔上了卿位,解氏欠阴氏的人情就比天大。

   最为重要的是,哪怕解氏远比以前强大,跟阴氏相比起来却还是一只小虾米。

   有那么几件事情解朔需要知道,并且早就琢磨透彻了。

   第一个事实,解氏没有无法报恩将阴氏干掉的实力,想要私下做点什么必然会被察觉,他们真心不想得到赵氏或魏氏的下场。

   第二件事情,解氏没有了阴氏的庇护,晋国能够能够吞掉解氏的家族还是有那么几家的。

   所以了,吕武要解朔去秦国当执政,解朔只是思考了一下下就答应下来,摆出一副吕武想干嘛,解氏都会无条件服从并效命的态度。

   吕武有跟解朔提到过阴氏的图谋吗?并没有的。

   有那么一句话叫: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吕武要做的事情太大,一个不慎就会人死族灭,嘴巴哪能够瞎逼逼叨。

   那么,解朔有察觉到吕武到底想做什么事情吗?不太好说。

   解朔应该是察觉到一点端倪,却是又不敢笃定?

   不敢随意吭声的韩起先是眼睛一眯,随后低下脑袋,脸上出现了明显的灰暗。

   “不能够啊!范氏竟然服软?完犊子了啊?”韩起知道这下是彻底完了。

   晋国现在是个什么情况?非常明显的就是两超一强的局面。

   所谓的“两超”是阴氏和范氏,那个“一强”则是荀氏。

   在大家看来,依附阴氏的荀氏迟早会再独立,范氏则是应该跟阴氏一较高低。

   一旦出现相争的情况,各个家族的机会不就来了吗?尤其是对一直低调却有不俗实力的韩氏来说,他们只要能够抓住机会必定可以壮大,哪怕没有抓准机会也坏不到哪去,注定是要被拉拢的。

   现在是怎么回事?随着士匄的示弱和服软,范氏不是不会跟阴氏争了,哪怕是有争斗也会是起码五年之后。

   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其实很短,足够发生太多的事情了。

   韩氏的境况能保证五年之内不成为别人的养料吗?韩起害怕的是范氏与阴氏达成什么协议,比如范氏坐视阴氏吞并韩氏,乃至于是范氏帮助阴氏吞并韩氏。

   韩起有这种想法,证明他的脑子至少没坏掉。

   而他不会知道士匄已经提议,只是被吕武拒绝了而已。

   话说,魏氏怎么突然间跟阴氏反目成仇?不就是魏绛坚定认为吕武会对魏氏下手,逼得魏绛选择先下手为强嘛。

   聪明人已经看出来,他们只是不说而已。

   说了,不管是对是错,阴氏胜了会算账,魏氏赢了未必会感谢,多那个嘴干什么?

   韩起抬起头时发现吕武盯着自己在看,控制不住浑身一个颤栗,脸颊也抽搐了几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