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真不是吴国末帝

第33章 形势

我真不是吴国末帝 凛冽残阳 2128 2024-05-30 14:36

  刘谌听到此话之后,明白罗宪如此询问,是为了保存大汉皇室血脉。只要他刘谌还活着,大汉皇室血脉就还在,就有兴复汉室的希望。

   罗宪本可选择直接降魏,但为了刘谌,他做出了如此选择。

   因此,刘谌心情极为复杂。

   于是,他叹了口气,神情看似平静地说道:“成都已沦陷,我自然愿与将军同去永安城。”

   但说话间,他的双手竟是在微微颤抖,显然心情并不平静。

   罗宪的神情逐渐转为坚毅,缓缓说道:“出发吧。”

   永安六年,十一月初五。

   午时。

   吴国,西陵。

   西陵军营内,孙皓的住处。

   孙皓正在执笔绘制图纸。

   张丰忽然来到房门外,恭敬地禀报道:“侯爷,圣旨到了!”

   孙皓心中一惊,手中的笔差点掉落,还好他及时将笔攥紧,这才没毁坏笔下的图纸。

   他神情紧张地放下笔,迅速地询问道:“使者现在何处?”

   张丰答道:“使者正在前厅。”

   孙皓立即起身,推开房门,来到前厅的会客室,一眼就看见了手持圣旨的使者。

   使者见到孙皓之后,立即展开圣旨,高声说道:“圣旨在此,乌程侯接旨!”

   孙皓立即向圣旨方向跪下,等待使者宣读圣旨。

   使者开始高声宣读圣旨。

   圣旨的大意是:

   “得闻西陵军大败魏军,尤以乌程侯所制兵器极佳,朕心甚喜。然因蜀汉已降魏,恐白帝城遭魏蜀联击,现令乌程侯即刻赴白帝城助战,不得有误。”

   没错,自从吴国占领永安城之后,永安城就改名为白帝城了。

   孙皓听完圣旨内容之后,心中震惊,但神情仍然看似平静,恭敬地说道:“臣遵旨。”

   而后,他就从使者手中接过了圣旨。

   接过圣旨后,孙皓小心地对使者说道:“使者从建业来此,一路辛苦,烦劳用过点心再回不迟。”

   说话之时,孙皓将一封银物放在使者手中。

   听到此话,见到此物,使者非常高兴,心中不禁想道:“这个乌程侯,果然很聪明。”

   于是他一边道谢,同时问道:“乌程侯可是还有什么疑惑要问吗?”

   “正是。还望使者告知。”孙皓恭敬地说道。

   “请讲。”

   “圣上突然诏我前去白帝城,可是有什么缘由?”

   “乌程侯不要担忧。事情缘由是这样的,且听我仔细说。”

   于是使者便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仔细地说给孙皓听。

   原来孙休接到施绩和陆抗的奏章,得知白帝城大捷,非常的高兴,以至于晚上还举行了庆功宴。后来又从朱宣处获知孙皓制作了许多新式武器,龙心大悦。

   谁知不日又收到陆抗等人的加急奏报。

   内容是,蜀主已经降魏,吴蜀联盟已然破裂。如果继续入蜀,只怕蜀军联合魏军,一起攻打白帝城。因蜀魏两军数量庞大,白帝城守军恐怕难以支撑。特请求速派援军,加固防御。

   陆抗等人提出了请求,但孙休却是很为难。

   如今大吴兵力紧缺,并无多少兵力可调动到白帝城。

   不过,既然乌程侯设计出的新型武器,威力如此巨大,用来加固白帝城的防御,是再好不过的了。

   因此,孙休决定,派遣乌程侯前往白帝城,以乌程侯的新型武器,来对抗魏军与已降魏蜀军的攻击。

   “所以,乌程侯大可放心。圣上这是极为器重您啊。”

   “更何况,朝堂之上,还有丞相与左将军极力推荐夸赞您。”

   使者用大有深意的口吻对孙皓说道:“乌程侯少年有成,前途无量,日后必定大富大贵。”

   就在使者准备离开之际,他忽然又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交给孙皓,平静地说道:“我这次从建业来,有人托我给你带一封书信。”

   孙皓接过书信,只见书信封面上写着“谨呈乌程侯面启”,字迹工整娟秀。

   孙皓大为疑惑,问道:“此信是何人所书?”

   “我只是受人之托,其他一概不知。乌程侯看过便晓得。”使者迅速地说道。

   “另外,还请乌程侯看完书信之后,给个回信,我好带回去。”使者神情平静地说道,但其实是在催促。

   听到使者的话,孙皓马上打开信封,把信笺抽出来,仔细端详。

   就如信封上的字迹一样,信笺上的字迹也是十分的工整娟秀。

   书信比较长,大意如下:

   “乌程侯,元宗阿弟。自从多年前一别,距今已有十数年,不知是否还记得阿姊?”

   孙皓大为疑惑:“咦,元宗阿弟,一个好奇怪的称呼。还有阿姊……可是,孙皓,并没有姐姐。”

   因使者催促,时间紧迫,他只能迅速地阅读这封信。

   “想当年,阿姊和小妹每每遭人欺负,阿弟总是不惧而助,至今仍是感激。”

   “那年阿弟初入为侯,赴任之际,意气风发,跃马扬鞭。小妹得见于人群之中,至今犹记,每每说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