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山贼

第321章 海军日常

明末山贼 读书明智 2107 2024-05-30 14:36

  王五,134号战舰了望手。

   海军战舰经过这段时间大力发展,战舰超过一百五十。

   战舰弦号以三个数字代表,王五所在134号战舰有八十六人,人数根据战斗任务有所不同。

   前段时间,海军一分为二,有了新的军制,南海军与北海军,王五所在的战舰归属北方海军。

   因为目前海军就两个军制单位,陈子坚按照任务给海军随便起的。以后随着海军任务不同,所在海域不同,会有新的编制。

   说到新的海军军长周海,王五心里挺羡慕的,别人不知道周海什么情况,他知道一点,当初王五与周海还是一起训练过的新兵,后来在分配战舰就有了不同的机遇。

   时间一晃下周海成了新的海军军长,王五还是个了望手,以前一起训练的新人,周海因为功劳成了海军二号大人物,自己还是个小兵。

   看着原来熟悉的人,成了大人物,王五心里说不出的感觉。

   “小五,发现什么情况。”

   王五放下望远镜,了望手小组配备一个用于搜查周边海域的情况。

   一个普通了望手岗位,就有三个人轮流放哨,战舰的人员一直都是一岗多人。

   实行一岗多人,目的为了更快培养海军人才,战舰只要加大投入,很快就能建造出来,海军人才就不一定随时能找到。

   听到喊声,王五低头,舰长问他情况。

   “舰长,看到了,在那边发现船队,离我们还很远。”

   了望台高度二十米,加上望远镜能搜查周边海域二十里海域。

   能在海军中当水手,赚钱速度比陆军快很多,海军俘虏到的商船,把商船价值计算出台来后,给海军留下一成的奖励。

   别看只有一成的奖励少,架不住商船的价值高,一艘前往南洋与欧洲人贸易的商船,价值在一万到二十万白银,留下的银子足够海军上下吃饱。

   海军福利高额,却不是什么人都能上去的,适应不了船只生活的义勇军,就只能看着流口水。

   这次出来的战舰有五艘船只组成,义勇军习惯狼群战术,出动战舰不会只有一条船出海。

   王五发现的情况,通过旗手简单的交流,五条战舰向着同一个方向追击。

   海军在海上追击商船,是个慢活,有时候追击需要半天功夫才能接近。

   五条战舰摆开阵势,一副来者不善的模样。

   靠近商船五千米左右,商船发现海军,顿时吓得调整方向。

   依靠风力作为动力的劣势在于此,船只调整方向,靠水手调整风帆,如果风向不对,说不定还会主动靠近敌人。

   王五坐在了望台咧开嘴,看商船的轨迹就知道他们想转向远离战舰,可惜风向往他们这里吹,海军就是原地不动,商船也会靠近。

   战舰这边早已经把风帆放下,平时巡逻使用风帆,战斗期间风帆收回,动力源改为战舰两侧的明轮。

   驱动明轮的动力,就是二十个壮汉,以骑自行车的方式输出动力。

   王五落在夹板,战斗期间不需要了望手,熟练把自己的米尼枪装填弹『药』。

   舰长“放三轮火炮,把商船的气势压下去。注意别瞄准商船打。”

   134舰最靠近商船队,双方距离在两百米以内,这样的距离炮兵瞄准目标,命中概率在三成左右。

   舰长发出命令,战舰立刻转向,原本两个转动的明轮,其中一个明轮停止,另外一个明轮继续。

   接过就是134号战舰在一分钟后完成转向,安装火炮的战舰一侧炮口对准远处的商船。

   战舰一侧,二十五门火炮,稍微瞄准商船的附近,相继开炮。

   火炮当然不能一起开炮,不然就依靠铁钉建造的战舰,不用敌人攻击自行解体。

   根据以前的经验,一次最多允许三门火炮开火,剩余的火炮等候,安装二十五门火炮为了保证火力持续输出。

   王五拿着米尼枪,瞄准不远的商船,口里发出“啪”的声音。

   通过望远镜已经看到商船没有火炮,火统一类的武器,对于这样的船只,俘虏起来轻松的事情。

   义勇军这边气氛相对轻松,商船的一边却是惊恐起来。

   不停的炮弹在船周边落下,在船上看的心惊肉跳,谁也不敢保证炮弹会不会落在船只上。

   王安江浙地区王家的管事,能做管事除了能力外,王安跟王家有血缘关系,不然管事位置也轮不到他。

   出海只要给福州的郑芝龙好处,就能安全前往南洋。

   这次王安所带的货物,是江浙地区有名的丝绸,到南洋后价值能翻十倍。要是没有这么大的利益,谁有胆子冒着『性』命出海冒险。

   以前王安去过三次南洋,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以前凭借郑芝龙的威望,加上上船本身的武力保证,能顺利到达。

   义勇军在这半年迅速发展起来,除了粤东省外,其他地方谁知道义勇军是哪一号人物。

   “老爷,怎么办,你快拿主意!”

   王安的手下,有些人已经吓得跪在甲板,有些人过来请王安拿主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